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养老困局

广州养老地产项目呈现两极分化局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日前正式出台,其中提出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引发各界关注。业内人士分析,住房与养老两大产业的结合将是未来的趋势,养老地产或因此迎来爆发潮。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广州的养老地产项目呈现两种局面,一种虽然有专业服务,但是价格高昂,本地普通老人未必能够承受,另一部分地产项目“养老”只是噱头,卖房才是本质,有房无养的现状突出。

据广东省房协昨日向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80余家企业筹划或者已进入养老地产领域,规划建设项目超100个。

记者发现部分项目价格高昂。在越秀区一处养老地产销售处,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年满75岁的老人如果购买终身床位,要先预付188000元,而且入住项目之后,每个月还要额外交4380元,“但伙食和水电还要再另外收费。”而记者从报价单上看到,还要交纳3万元的综合保证金。如果老人患有轻度老年痴呆,每月还要加收1200元的护理费。

而在广州市区周边的从化、南沙等地,近年来也不乏此类项目,但是“很多房地产型的养老社区最后是建成别墅社区,专业服务欠奉。”国际物业顾问机构戴德梁行在一份报告中就分析,房地产开发商缺乏养生、护理和治疗等技术资源。而拥有养生、护理和治疗等技术资源的疗养机构、护理机构和医疗机构又缺乏房地产开发商的优势,做起开发力不从心。

半数“50”“60”后愿进养老院

或成养老服务市场主要目标

广东省房协分析,就当前而言,养老地产主要的目标客户将是50后群体。有机构针对50、60后人群做了抽样调查,在被问到如何安排父母的晚年,只有8.8%的人表示会考虑送父母到养老院。但对于自身的老年生活,高达49.4%的人同意进入养老机构养老。这进一步反映了50后对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相对于上一辈将得到成倍的放大。企业应重点关注该类群体的特征,以开发迎合他们需求的养老产品。50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时尚的养老群体,50~60后城镇养老人群可反过来推动社会观念、消费习惯的转变,进而推动社会有效地建立起差异化的养老产业和养老模式。(记者赖伟行)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中国首个法定意义上的老人节,有关养老的话题备受关注。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境下,“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困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养老金面临缺口及保值升值难题……如何破解种种困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正日益加深,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可谓形势逼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对中新网记者说,计划生育政策加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中国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大大增加。根据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的空巢老年人口数量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

唐钧指出,中国正遭遇“4—2—1”的家庭赡养困局。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在房价、儿女抚养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就业竞争等社会经济压力下,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弱化,“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正受到冲击。

李迎生告诉记者,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家庭照料上,受时间、精力、金钱所限,照顾父母令相当一部分人群有心无力。现在很多“独一代”不仅无法“养老”,甚至要“啃老”,有些老人甚至无奈地调侃:“养儿防老”现在成了“养老防儿”了。

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 面临“十年等一床”窘境

多位专家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在家庭养老功能面临弱化的同时,机构养老服务也面临着供需矛盾紧张,养老机构数量不足,设备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唐钧指出,目前中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这正是所谓的“未备先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也告诉中新网记者,目前养老服务资源并不充足,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中国近2亿老年人口相比,截至2012年底,中国4.4万个各类老年服务机构所拥有的床位仅为416.5万张,供需矛盾可见一斑。

李迎生指出,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公办养老院由于有国家补贴,设施条件好,费用低,大家都想去,但是很难进,甚至出现了“十年等一床”的情况,而私立养老院条件比较好,但价钱太高,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承担得起。

唐钧表示,现实情况是,公办养老院住得满,而民办养老院空床率比较高。对民办养老院,目前政府虽然也会给一点补贴,但数额很有限。所以,民办养老院只能走市场的路子,成本比较高,收费也比较高,所以就住不满,空床率比较高。


养老金制度碎片化 面临缺口和保值升值难题

除了老年人口多、养老资源少,“钱紧”也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瓶颈之一。李迎生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挑战,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未来养老金出现缺口的可能性比较大。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养老金缺口、空帐等问题频繁引发各界担忧。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41亿元,但舆论仍普遍担心,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未来养老金会出现缺口。

中国社科院2012年底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中国有14个省(直辖市)养老基金收不抵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今年6月24日在一次研讨会上曾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未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面临巨大压力。

除了可能出现的缺口问题,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也值得忧虑。陈良指出,偏窄投资渠道让现有的养老金面临贬值风险。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由于投资渠道偏窄,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形下,基金实际上处于贬值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养老金问题,长期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一直饱受诟病。李迎生指出,养老金双轨制下不同人群养老金待遇差别悬殊,由此导致的不公平问题日益引起民众不满,养老金并轨势在必行。但钟君对记者表示,短期内仍看不到养老金并轨政策出台的可能性。

完善养老顶层设计 实现“老有所养”亟待破题

面对“人多、钱紧、资源少”的困境,“中国式养老”该何去何从?今年8月16日,国务院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9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还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是近期引起热议的“以房养老”试点。

唐钧认为,从整体来讲,养老问题需要一个合理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以房养老”是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有益探索,但这是一个小众的政策,考虑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国情,这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未来在养老社会服务方面,政府要更多的收入,让老人的需求变成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钟君则表示,养老制度顶层设计要能够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当政府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源时就要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公共服务来解决问题。同时要放开对社会性养老机构的管制,对于社会性养老机构的建立给予更多鼓励和政策优惠。

钟君建议,要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打开一个通道,可以考虑大力发展非盈利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例如可以在社区设立日间照料所,通过老人自己出点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维持机构基本运营,为老人提供吃饭、医疗等基本生活照料。这样既能减少机构养老的压力,又能排解老人情感缺失的寂寞。此外,钟君指出,还要加强对养老金的监管,拓宽基金投资渠道,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完)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姜春媛 陶叶)12日,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在京联合举办首届老年节研讨会。与会专家提出,人口老龄化是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妥善应对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还需要有符合国情的新思路与措施,在实现法制化同时必须重视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柔性理念。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秀榕强调,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需要步入法制化轨道,只有这样才能为所有人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但法制化轨道并不等于只有刚性的制度安排,还需要注入符合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柔性元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指出,中国是当代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最显著的发展中国家,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客观上攸关全民福祉与国家发展大局,老有所养作为国家确立的重要发展目标需要一整套制度体系来支撑与维系,必须进一步优化、健全普遍养老金制度,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同时还要维护并弘扬优良的民族传统,用中国智慧来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法制规范、政府主导的同时,努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的多方参与、共同分担的格局,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能共享的民生目标。

中新网无锡10月11日电 (孙权 李宁倩)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11日审结一起老人家属状告养老院的案件,该案中83岁的老人宋思平因在养老院中摔倒2天后才送医,导致其出院后没几天就因为脑溢血过世。宋思平的家属认为养老院存在过错,遂将养老院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酌定养老院对宋思平的死亡承担60%的赔偿责任,并判决养老院向宋思平家属赔偿人民币14万余元。

2011年,83岁的宋思平老人患上了轻度老年痴呆症,由于家中3名子女均要工作,经过合计,大家一致同意将老人送往某养老院护理。2012年2月,宋思平之女宋晓兰以每月1500元的价格与养老院签订了住院协议,协议中约定院方将“实施二十四小时人心化服务”。

2012年7月17日,宋晓兰至养老院探望时发现老父精神不佳,亦不愿进食。经过对周围护工的一番询问,她才晓得,两天前父亲曾在养老院的楼梯上摔伤,其随即将父亲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我父亲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花了很多医药费,但病情却没有好转。医院检查下来,说他脑部右侧出血,还伴随肺部感染。”宋晓兰称,老人出院后没几天就因脑溢血过世了,如果养老院在老人摔伤时能及时送医,事情也不会这样。

宋晓兰认为养老院应该对老父的死亡承担全部责任,要求养老院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各项费用。

案件开庭后,法院曾组织多次调解,但原、被告双方仍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由于案情特殊,原告态度激动,案件承办法官在安抚原告情绪的同时,展开了大量的调查工作。

经过调查审理,法院认为,养老院护工在系住宋思平后就离开致使老人脱离看护,疏忽了老人独处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且在老人摔倒后,养老院未将老人及时送往医院或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宋思平的死亡与摔倒后脑出血存在因果关系,养老院未能对宋思平尽到安全保障的注意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考虑到宋思平系高龄、患有老年痴呆、高血压等疾病及家属同意将其系在凳子上等因素,法院酌定养老院对宋思平的死亡承担60%的赔偿责任,故作出如上判决。(完)

本刊《独家专访“以房养老”首倡者孟晓苏:“以房养老”有五大好处》一文引发热议

【宏观·政策】孟晓苏回应:两因素使民众担心“以房养老”变味

王红茹

当“住房”和“养老”这两个最能触动老百姓神经的词汇碰撞在一起,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就在所难免了。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中国经济周刊》第一时间采访了“以房养老”的首倡者——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详见今年第37期《孟晓苏:“以房养老”有五大好处》)。

文章刊发后,受到读者和网友强烈关注,引发社会各界一场关于“以房养老”在中国到底是否可行的大讨论,其中争鸣声不断。9月24日,孟晓苏再度接受本刊专访,公开回应民众疑问。

“以房养老”比“卖房养老”更有保障?

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本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显示, 逾七成受访者赞同“以房养老”。仅有26.9%受访者不赞同“以房养老”,反对原因是:“以房养老易激发家庭矛盾。”

除上述调查,也有媒体对“以房养老”进行了调查统计,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约90%的老百姓选择了“NO”。

同样是调查,数字却大相径庭。对此对立结果,孟晓苏有自己的看法,“其他媒体调查的对象是不是老人很难说,而上海统计局进行的调查,的确针对的是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且是专业的调查队进行的,更为可信。”

其实,围绕“以房养老”的所有争议,说白了,就是一个“钱”字。孟晓苏曾根据国外标准的“抵押式以房养老”计算得出:“如果老人以评估价值5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到2.6万元;如果老人以评估价值2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到1万元。”

对此,有一位烟台的网友指出,“200万元,目前存3年定期年利率是4.25%,每年可得利息8.5万元。宁愿卖房子养老,至少我还有200万元本金。”

对此,孟晓苏表示,“卖房养老”在国外也是一种办法。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国外养老金本来就很丰富,靠养老金养老根本不成问题,在此情况下,国外老人可以卖房,然后去养老院养老。

“而在我国,尤其是那些只有一套房的老人,如果卖了房,他住哪里?如果通过保险公司做‘以房养老’产品,至少房子老人是可以一直住下去到临终老去。而且在生命期间,还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其他保障服务。”

“以房养老”并非政府行为

当国家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竟有一些过激言论声称这是政府在“算计老人的最后价值”,是国家在“变相补养老的大窟窿”。

对此,孟晓苏表示,从本质上讲,“以房养老”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自愿的、可选择的、补充的养老方式,并非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保体系与养老服务的替代品。

同时“以房养老”也只是一个小众产品,它的推出,只是让老年人多了一种养老方式选择,以便更加从容地安排晚年生活,基本上不会影响政府对老年人保障服务的大局。

据孟晓苏回忆,他在2003年提出“以房养老”的时候,民众并没有那么大反对声,尤其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做了调研,有一部分老人还愿意参与。为什么这些年老百姓的保障水平提高了,反而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对声?

“有两个因素导致民众意见大。”在孟晓苏看来,老百姓的怨言并非针对“以房养老”,主要因素是民众对养老金缺口和延迟退休政策的担心。

“突然把延迟退休这个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很多人认为是政府养老金有缺口,负担不起养老问题了。所以一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大家就认为这是政府行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另一因素是民众对养老金双轨制有意见,比如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踟蹰不前。“民众对其他政策有意见,就借‘以房养老’这个题材来抒发怨气。”孟晓苏建议,政府部门应尽快采取举措取消双轨制。“当养老双轨制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对‘以房养老’也不会有那么大怨言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