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刚:保障房丑闻频现 谨防狸猫换太子

house.fjsen.com        2012-09-05 16:57        来源:北青网        我来说两句

随着保障房的大量建成,保障房的分配和处置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决策层不断强调保障房入市分配一事,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时期,保障房再次被推到台前。市场本应以商品房为主,商品房才是市场真正的“太子”。然而,房市的调控、大量保障房的入市使得商品房在市场的地位岌岌可危。保障房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仓促入市,必将对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想要以保障房补商品房的空缺,恐怕只是“狸猫换太子”,使原本蕴藏众多问题的房市又将诱发新的风险。

一、保障房问题多

近两年保障房的建设在风风火火地进行着,巨大的投入已经砸向了保障房,政府想方设法用有限的财政完成保障房建设的指标。与此同时,保障房项目的丑闻却频频出现:在厦门,普通居民与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高校等单位人员存在不同的保障房申请渠道,而所有的申请人都共享全市保障房房源。在不同的分配渠道下,申请资格、轮候时间均无法统一,导致部分不公平现象出现。在河南省项城市住建局公布的一项城市经济适用房(惠民小区)申购人员名单中,有相当一部分申购人都是在财政局、国土局、城建局等政府机构任职的人,而且居住地也是这些单位的家属院,其中该名单中公布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42人。

北京连续降雨后,保障房屋顶漏水、窗户渗水、地面塌陷等一系列问题都被“浇”出了原形。汉市汉口区面积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紫润明园,顺利通过质检、消防、特种设备检测、环保、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层层验收,获得了武汉市建筑工程黄鹤奖银奖、武汉市结构优质工程,并且还作为“保障房项目建设样板工地”供其他建设单位观摩学习。这样一个项目居然也爆出多处地基下陷、墙面开裂、楼房漏水等问题,被市民调侃为“楼脆脆”、“楼裂裂”。

各地保障房不仅在质量上难如人意,在分配上亦未流向最需要的人群。以上所举事例还只是一小部分,如果再进行深入调查,上天再给一些“考验”,庞大的保障房项目恐怕还会有更多更严重的问题暴露出来。

二、入市前景堪忧

一场考试等到考前才开始看书准备,这场试还能考好吗?一场硬仗等到临阵才练兵磨枪,这场仗还能赢吗?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同样,保障房这个大项目等到建成了要分配了才考虑如何落实分配,这不也相当于“临阵抱佛脚”吗!保障房建设初期,重视开工量,于是“挖了个坑就算开工”的例子比比皆是;开工量数据的“水分”被曝,于是又舍弃开工量转向竣工量,强调要以竣工量为重点;如今,量上来了,质的问题频出,于是保障房终于将落脚点放在了质上。正所谓质量,质量,保障房项目的质量没有质的前提,再多的量只是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等到保障房已经大量建成的时候再来强调保障房的质,这样的转变显得有些姗姗来迟。

法律法规是一项政策实施的根据,理应在研究政策的时候就进行配套制定。而保障房作为关乎民生,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工程竟然在包括准入、退出机制在内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充分考虑好,甚至连需求都没搞清楚,没通过普查就贸然上马。直至今日,《基本住房保障条例》也还只是在起草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障房要匆忙入市,对于市场来说又将是一轮新的考验。混杂着大量保障房的商品房市场很有可能陷入“浑浊不清”的混乱状态。由于制度缺失、不完善,保障房交易牟利的空间为投机留下了机会,不健全的分配机制还引起更多的不公,更大的民怨。在房市调控进入关键期的当下,上层企图通过保障房的入市来弥补商品房的空缺,缓解市场乃至宏观经济放缓的问题。但市场的问题只有市场才能解决,保障房始终只能起到保障作用。保障房代替商品房,市场不会“买账”,尤其是在保障房自身问题重重的时候进入市场,只会令市场产生更多的问题。

因此,保障房早日入市切实发挥作用,解决群众的居住问题,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但我们不希望看到保障房在没理清入市后准入、退出、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就匆忙入市,让房市引发更多的交易乱象,引起更多的问题。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