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收紧房贷 首套利率优惠取消现象持续

house.fjsen.com        2013-10-07 10:21        来源:中国广播网        我来说两句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说到房地产市场,大家爱说一句话:金九银十。果不其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环比上涨1.07%,连续第16个月环比上涨,涨幅比上月扩大0.15个百分点。北京、菏泽、厦门、张家港、长春五个城市的房价涨幅最高,北京房价环比增幅达到了2.47%。

面对着这一天比一天高的房价,那些正准备买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刚需,自然有点发怵。要想买房,必然要贷款。

不过,刚需们最近感觉很受伤。根据媒体的调查,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很多银行都暂停了房贷业务,银行给出的理由是“额度用尽”。还有一些银行虽然没有暂停房贷,但是也纷纷取消了利率优惠,甚至还有银行上浮房贷的利率。在金九银十的大好季节,刚需族遭遇房贷荒,这不免让人感到很诧异。

有业内人士解释,银行信贷额度“年初松、年底紧”是正常的。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类贷款1.3万亿元,而2012年全年只增加1.35万亿元。上半年用力过猛,下半年贷不到款情有可原。也有观点认为,除了没钱发贷款之外,也有观点认为,房贷收紧还有利益层面的考虑。今年资金面趋紧,吸收存款和同业借款的成本高企,银行必然要将钱用在收益较高的领域,而不是微利的房贷业务。

银行想要趋利避害,是正常现象。但是,银行也不能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因为刚需一族都在等钱买房。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部门也需要积极引导,才能做到多方共赢。

金九银十是楼市旺季,也是房贷的旺季。但是今年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刚需族正忙着买房,结果却发现房贷很难办。银行房贷收紧,有观点认为是额度用完了,也有观点认为是房贷利太薄。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发表他的观点和看法。

杨红旭:今年主要还是银行的贷款额度比较紧张,银行的资金紧张了,它们就会惜贷,而把资金投量一些所谓利率更高的行业或者是企业。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贷款利率已经可以浮动。所以,一些银行在办理房贷的时候出现了上浮房贷利率的做法。目前看起来,这种做法好像是个别现象。房贷利率的优惠措施被取消,甚至是上浮房贷利率的情况是否有可能未来成为常见情况?甚至有一些刚需买房族在担心,上浮的利率比例会不会越来越高?

杨红旭:短期来看,年底之前,首套利率的优惠取消甚至上浮这个现象会持续蔓延甚至幅度会进一步增加。但是明年还要看一看,明年要看两点,一是整个信贷政策的变化,二要看整个的房价走势。

房贷吃紧这个现象具有周期性,主要还是跟房价、楼市的冷暖有关系。明年我认为房价的热度比今年要降一点,明年市场会有所降温,降温主要是受供需关系影响,今年是需求透支了,明年需求会缓一缓。政策的一些压力也会导致明年整个市场有所降温,在这个情况下,明年房贷可能没现在这么紧了。

中国楼市所谓的大跌还非常遥远,十年之内看不到中国楼市崩盘。就价格而言,我认为明年下半年可能每个月会出现价格的环比持平或者是下跌,目前还是0.8%多的正增长,明年可能会慢慢大幅缩小,这就是降温的表现,但是它跟房价的暴跌是两码事。

贷款难,刚需一族望房兴叹。虽然银行收紧房贷是出于自己生意考虑,但是我们不能让辛辛苦苦半辈子的刚需一族受苦。房贷难这个问题,通过市场和银行自身的调整能否解决?

杨红旭:2009年我们整个信贷一年将近十万亿,货币政策极度宽松,那个时候银行愿意打八五折甚至七折的利率去贷款贷给购房者,但是这几年流动资金在缩紧,估计未来很多年都不会再类似以前那样宽松。

政策上应该有些更加差异化的政策,资金的话一定要偏向刚需族,尤其是第一次置业和第二次改善型需求。对于竞争激烈的银行贷款,政府要支持银行有这样的优惠,比如说能不能有所谓的贴息政策。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