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美经验守住绿水青山 集美区在治水、去污、倡导垃圾分类上下功夫,打造清新生态宜居地 海西晨报讯(记者 宗琴 崔易 通讯员 刘平)河道变成碧波荡漾的美景,小流域治理如何修复城市生态? 从生活污水处理站变身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又是如何精彩转变,激起“绿色动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的标志,我们每个人又能做些什么?近年来,厦门一直将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中,除了上天赋予的得天独厚的环境,厦门的美还应当归功于生态文明理念。 作为人文荟萃的侨乡集美,拥有众多自然美景。集美在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支起绿色屏障,建立“一河一策”养护机制,修复河道生态整治,同时将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式处理,并将垃圾分类知识在寓教于乐中深入全区,切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给出集美经验,守住绿水青山。 一河一策 全面推进“河长制” “现在河面上基本看不到垃圾。”许溪的河道养护工林天来指着河面说,以前水面上总是有些生活垃圾,如今干净多了。 2015年,集美区在许溪首次施行“河长制”,为河流引进专职“管家”,通过河道疏浚、控源截污的方式清理河道,同时在溪流养护方面,优先聘用河道周边村庄的村民,缓解富余劳动力滞留问题。 后溪的许溪是厦门第二大溪流,在许溪小流域的治理上,集美区首先采取多部门联合“作战”方式,消除“多头治水”的弊端,使治水网络密而不疏———任何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除此之外,管养分离是集美区流域治理的基本模式。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民间招募河道专管员;同时,也将河道保洁、河床护坡养护及沿溪道路保洁工作打包给保洁公司负责。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定期开展联合督查,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河流保护管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通过不断有效治理,许溪流域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许溪的成功,成了集美小流域整治的“样本”。今年,集美区全面推进“河长制”,运用到后溪、深青溪、瑶山溪3条流域的13条支流上,采取“一河一策”,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猪退养、农村污水纳网处理、违法采砂查处等与水环境相关的保护管理内容,全部纳入“河长制”的实施方案中,统筹协调,做到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 |
相关阅读:
- [ 09-05]集美志愿者凤林湾净滩护林 做海洋生态守护者
- [ 09-05]集美志愿者凤林湾净滩护林 做海洋生态守护者
- [ 09-05]高清组图:集美凤林湾——白鹭低飞渔歌悠扬
- [ 09-05]集美:撬动人才杠杆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 [ 09-05]集美 :开展“政治体检” 纵深推进巡察工作
- [ 09-04]集美新城七年美丽蜕变 铸就厦门跨岛发展新样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