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寻子网站获10万志愿者相应 每两天找到一被拐孩子

2014-10-29 06:37:38 孟海鹰 祝大伟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效机制

创下一分钟寻子奇迹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兼职工作人员一名。网站注册志愿者已达10万多名,遍布全国各地。

网站主打“宝贝寻家”和“家寻宝贝”两个栏目。其中,“宝贝寻家”的资料,主要来自警方解救的孩童、公众举报的来历不明孩童、福利院救助站收留的孩童、长大后自行登记的被拐者等。

网站既帮助家长寻找失踪孩童,又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孩童寻找亲人,也帮助流浪、乞讨孩童回归正常生活。如今,“宝贝回家”寻子网注册的寻亲资料,已达2万多份。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则是在2008年正式成立的。协会以QQ群为交流平台,管理遍布各地、规模庞大的志愿者团队。除按地区分成各省份志愿者联络群外,还按寻人需要,分成寻子家长群、寻家孩子群、公安部宝贝回家工作群、公安干警联络群等100多个工作群。志愿者团队的科学分工与管理,使各项寻亲及救助工作都能有序高效地运行,寻人效率也得到提高。

“志愿者主要是根据孩子的出生时间、失踪时间、身体特征、家乡方言、记忆中的亲人姓名等信息,进行摸排比对。”张宝艳说。

谈起第一次成功寻人的经历,张宝艳记忆犹新。网站刚建好两个月,一批内蒙古警察学院的学生就成了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学生们说‘扫街’是他们的专长,所以就特别积极地在呼和浩特行动起来,对乞讨儿童进行关注。”张宝艳说,“没过几天,就解救了一个孩子。”

那一刻,张宝艳觉得,“网络+志愿者”的寻亲方式,挺有用。

多年下来,“宝贝回家”志愿者的“最快寻亲纪录”,由早期的3小时缩短到1小时,直至以分钟计。网友小梅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佼佼者,完成过40余个寻找任务。2011年9月18日,小梅所在的QQ群接到这样一条信息:寻找1998年在广东省从化市失踪的杨婷婷。小梅立刻想起2009年登记过的一份“宝贝寻家”资料,马上联系了寻亲家长。事实证明,资料的主人正是家长要找的孩子。

这次寻亲,从收到信息至反馈信息,前后花了不到1分钟。

一旦出现寻人请求,志愿者协会就会安排专门志愿者跟进。如果寻亲成功,负责跟进的志愿者还要把如何比对与突破难点、寻亲经历如何等内容,详细整理成“成功案例”,发布到“宝贝回家”寻子网上,供所有志愿者参考学习。

忠贞守望

避免失子家长二度受伤

志愿寻子工作,既是一种帮助,更是一种守护。对于那些精神世界遭到重创的失子家长,张宝艳不忍见到他们再次受伤。

创建网站前,张宝艳就观察到,很多家长的寻子渠道非常单一:有的光贴寻人启事就花了60多万元;有的得知哪里有孩子的消息就跑哪里,全国都快跑遍了,花了300多万元……为了不让失子家长的处境雪上加霜,张宝艳创办了寻子网,为家长们打开了一扇窗。

然而,网站创办之初,却常有骗子根据公开的信息直接联系家长:有的留言说知道孩子消息,把电脑合成的照片发给家长;有的打电话给家长,话筒传来虚假的哭叫声……

“现在,家长登记以后,志愿者都会提醒家长防范骗子。同时,网站在发布寻人信息的时候,都会隐去家长的联系方式,留下网站的电话,替家长把关。”负责网站工作的志愿者邢美娜说。

此外,协会还做一些反拐常识宣传、寻子信息传播等工作。“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网络寻亲,不了解国家给家长和被拐孩子免费采集DNA的政策。”张宝艳说,“应该多做这方面的公益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

尽管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摆在面前的工作仍然显得任重道远。“面对困难,并没有志愿者因找不到孩子而退出协会。”张宝艳说,“每个志愿者都用爱心和耐心坚守着职责。”

“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建7年半,已帮助916个孩子找到了至亲。“刚开始觉得,建个网站,就算只能找到一个孩子,也值了。后来觉得,一年找到一个、一个月找到一个,就行。没想到,现在两天就能找到一个孩子。每年找到200多个孩子的成绩,已经持续了3年。”张宝艳说。

图片来源:“宝贝回家”

版式设计:张芳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