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解读42所高校50个授权点学位授权被撤销:优胜劣汰

2016-03-27 15:09:47 丁飞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昨天一经下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通知,共有42所高校的50个学位授权点被认为“不合格”,其中包括不少985、211学校专业。教育部要求,这些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如何理解这场惩罚严厉的学位撤点?

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如果说建设“双一流”是加法,那么此次的学位撤点应该是必要的减法了。在教育部这则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通知里,共举出了50张红牌,即被评估后认为“不合格”的学术授权点,其中不乏985、211学校的一些专业。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不合格”的分别是东北大学的统计学、同济大学的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公共管理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评估“不合格”包括首都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数学、聊城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西安财经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另外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还有北京交通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吉林大学的教育硕士、厦门大学的教育硕士等30多个被评估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解读,何为“不合格”:“第一是教师的条件,教师不够,不能正常进行教学;第二是相应的教学过程不够完整,不能按学科要求进行;第三是看教学的结果,质量如何。”

被举“红牌”,即评估“不合格”的高校学位点,即刻撤销学位授权,且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今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再招生,在学的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另有不少学校被举“黄牌”,即“限期整改”。教育部要求即日起进行2年整改,今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后接受复评,复评“合格”,恢复招生,如还是达不到“合格”标准,撤销学位授权。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认为,此次处罚力度大,源于高校改革“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为什么产生这么大影响,就是过去没有一次亮出这么多“红牌”,撤销学位,而且其中有很好的学校,这样警示作用更大。特别是,现在高等教育规模到如此大的程度,质量问题只会越抓越严。过去研究生以上学位,毕竟数量少,学校还是比较珍惜和重视。现在数量大了,不排除一些学校争取学位点的时候特别积极,争到后可能就忽视了建设、师资、人才培养等。现在对博士生论文的抽查比例也在提高,这些都说明,对质量的监控作用在增强。

在教育的通知中,除了被评估“不合格”和“限期整改”的专业,记者还看到一份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高校学位授权名单,其中包括中国地质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硕士点、北京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点、出版专业硕士点、清华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等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解读,高校自主撤销与教育部评估后撤销,内涵并不相同:这两个不一样,高校自主撤销,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觉得在市场中这个专业已不是自己的长项,需要撤销,这是主动的,是鼓励的;教育部撤销,是一种很严肃的处罚手段,意思是“你不认真了”。当时拿到这个学位点,但现在你不认真建设了。这种处罚,对学校的声誉会产生影响。

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国家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检查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质量保证等。在“不合格”一栏“榜上有名”的专业学位从今年起不再招生,被认为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步。实现“劣者汰”,对于整合教育资源、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半个月前,教育部刚刚公布2016年全国高校本科新增和撤销专业名单,此次又下大力度撤销“不合格”研究生学位点,这些被形容为是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做的一次“外科手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说,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高校转型的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因为设置专业,可能有的学校专业贵的设的少,要花钱,包括工科、理科,相对文科成本就比较低,这个结构就是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匹配,所以转型的首要内容就是要调整专业设置。(记者丁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