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23日电 题:“老资源”缘何变身“抢手货”?——3名返乡农民工创业故事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 吕庆福 记者近日深入四川农村采访,听到3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故事。在他们身上,“互联网 ”“高科技 ”“纯生态 ”等现代发展理念,让我们看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创造的活力。 “互联网 ”撬动:“小芍药”做成大产业 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过去是个贫困村,当地种植芍药有上百年历史,品质虽好,但规模较小,卖不起好价钱。 直到2007年,返乡农民工田明阔改变了这一局面。 田明阔过去在成都打工,后来开文具店,攒了些钱。返乡创业的他,依托农业部门的网站办起了电商平台,开始系统介绍当地的芍药资源。没过多久,客商纷至沓来,收购价格比过去涨了不少。 尝到甜头,老百姓种芍药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全村1800多亩土地中1600多亩种上了芍药。村民廖其贵说:“过去每斤5元没人要,现在10元还抢着买。看来这互联网还是管用呀!” “高科技 ”助力:换了新品种,青花椒成了“抢手货” 罗江县调元镇顺河村过去农户种青花椒,由于品质不好,收成没保证,也卖不起价格。 1996年就踏上外出务工之路的杨洪军通过一位朋友得知,西南大学优选培育的花椒新品种九叶青花椒,具有很高经济价值。2012年,他决定回乡发展九叶青花椒生产基地。 第一年种植,由于连续1个多月下雨,青花椒苗被淹,杨洪军损失了上百万元。但他并没有气馁,又请来专家现场咨询和指导,手把手地传授栽培技术。后来,随着技术成熟,青花椒长势良好,杨洪军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引导周边28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 2016年,2000亩青花椒进入丰产期。因为新品种品质较好,价格翻了一番,当年销售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全村村民在基地务工收入达上百万元。 调元镇党委书记谭海林说:“搞农业要想富腰包,还真离不了高科技!” “生态 ”: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 宜宾县喜捷镇新联村农村小伙罗勇19岁就去北京打工。家乡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老百姓却过着苦日子。 2014年6月,罗勇回到家乡,投资建设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綵山。 为保护生态环境,他请来首都经贸大学的规划专家,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整体设计。经过反复论证,2015年9月,占地1000亩的旅游开发项目正式开园,当季就接待游客8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200多万元。 游客多了,当地农民地里的柑橘、桂圆,家里养的土鸡,土鸡下的蛋等都成了“抢手货”。 新联村党支部书记李运和说:“没想到,绿水青山真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
相关阅读:
- [ 02-23]南平市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延召开
- [ 02-21]徐轶群:物联网不仅是一项技术 更是三大资源的系统整合
- [ 02-20]能耗大省山东加强能源资源勘测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 02-19]福州市国土资源局:重点项目督查 时间节点督查
- [ 02-18]文化部等五部门合力推进县域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