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深处》惠女服饰
2019-05-07 15:52:53 来源: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胸、背中线两侧缀做两块方形黑色、深褐色绸布,其四边各镶接一块三色形色布,改称“缀做衫”。裤子为“大折裤”又名“大筒裤”,俗称“汉装裤”,与当时中国其它地方的汉族裤子并无多大区别。裤子一般用黑色布,也有用蓝色的。裤脚宽约1.2尺,裤头约2尺,缝一道5寸的蓝色布边。其样式从清代中后期至今没有多大变化,惟质料由旧时用粗布,今天改为通用黑绸布。清代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宽大,衣摆长至膝盖,腰间系条百褶裙。从清朝官服、民服上可以看出有一定影响存在于惠女服饰,特别是马甲或者一个多纽绊的背心,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因此对近代惠女服饰影响较大。这个时期,为了躲避见到陌生人和自己的丈夫,新婚和没有生育的妇女蒙着黑纱,这种黑纱只有睡觉的时候才摘下来,甚至在夫妻睡觉关灯后才摘掉。当时惠安女的裤管就已经很宽大,和21世纪裤样相似,那时妇女的头上没有戴斗笠和头巾,戴的是这种重达10多公斤的头饰。到了20世纪40年代,惠安女服饰的风格又有一次大的变化。原来过膝的上衣下摆,逐渐缩短到臂部,但是还没有短到露出肚脐。这时期,惠安女的头饰已变成用黑布包头,不包花头巾,也不戴斗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惠安女的服饰有了更明显的变化,从视觉上看,服装的颜色变得更加明快艳丽了。蓝衫黑裤和绿衫蓝裤的一统天下,被新出现的细花布打破。妇女们往往把细花布当成衣料,蓝或黑色的化纤布作为裤料。从式样上看,上衣的长度不断收缩,衣袖越来越窄小。到20世纪60年代,“节约衫”大致成形,最可信的解释是为了让腰间的银裤链能够显露出来。惠安女包头巾和戴斗笠,据说是起于1958年的困难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惠安女的结婚头饰不再是沉重的金属饰品和黑布,而是用绸布制作的红绣球,美观又轻巧。在不同的时代,她们的结婚服饰也不尽相同。据说银裤链最早是男人的装戴,后来才渐渐成为女性专用的饰物,到20世纪80年代银裤链广泛流行,是结婚时男方必送的聘礼之一。80年代末,年轻女子流行穿白色的“节约衫”,白底缀些小花等图案或者全白的,年轻人越来越时尚,年纪大的倒显得更花了。 随着时代发展,惠女服饰受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今,穿着传统惠女服饰的大多是年长的惠安女,年轻的惠安女多数已不再是穿着短到露出肚脐的上衣,裤子也不再是宽大的灯笼状,只是金斗笠和五彩缤纷的头巾依然如故,仍然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那种奇特的格调和韵味依然经久不衰。虽然,穿惠安女传统服饰的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是,惠女服饰正在以另一种形式流行开来,结合了惠女服饰元素的服装已经走上了各种舞台,它们把惠安女服饰的精髓带到了世界各地,让不同文化的人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她们戴上斗笠,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她们短小的上衣、腰饰,特别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惠安女喜欢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从色彩上看,和云南水族的服装几乎是一样的;还有彝族的百褶裙、绣花翘头鞋、帽子、挎包、手镯、手环;壮族、布依族的百褶裙、布依族的袖子、瑶族的纹样等等抖很相似。 |
相关阅读:
- [05-07] 观电影《海门深处》,品朴素之美
- [05-05] 伤感悠远的大海情怀——《海门深处》观感
- [05-05] 五四青年节:“海门深处”的年轻人
- [04-30] 《海门深处》阿珠跳潭花絮
- [04-30] 心系古城,情系福建 —《海门深处》观后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