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 / 要闻 / 正文
多元交融,“体育+”期待聚能增效
2021-12-02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日前在广州落下帷幕,我省共有19个项目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数量再创新高。其中,我省有6个项目成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成为入选最多的省份——

多元交融,“体育+”期待聚能增效

本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两博会”)上,福建体育将土楼“搬进”了展会现场:展台外观以土楼为原型,通过门楣上印制的福建自然风光,展示我省体育旅游、体育文化资源。

对于此次参展,省体育局产业处处长范永胜表示,一方面展示了我省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的亮点,另一方面又利用两博会的平台开展招商活动。

用赛事为旅游助力

赛事赋能、以赛促旅,这是近年来“体育+旅游”屡试不爽的“法宝”。

在今年两博会上,平潭综合实验区再次荣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称号,这是平潭连续五年获此殊荣。在这项荣誉的背后,具有鲜明平潭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已成为岚岛的独特风景。

平潭综合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平潭国际风筝冲浪赛、“海洋杯”国际自行车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平潭站)、全国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先后落户平潭,成为开向世界的一扇窗。

尝到甜头的平潭人通过赛事赋能的决心更加坚定。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继续依托独特的海岛资源禀赋,重点打造“筝自信,沙棒泳”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赛事,“虽然赛事只有短短的数天,但带来了更多旅游人口”。

1+1>2,这样的探索具有广阔的市场。万胜体育总经理沈云也看到了品牌赛事带来的溢出效应。

作为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执行方,沈云表示,这项比赛成为我省推动自行车运动普及发展、倡导绿色环保、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平台,赛事同时还展示了沿途举办地文化、民俗风情和美食等资源,促进了福州“体育+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由制造向服务延伸

“互联网+”经济的大潮中,体育的融合功能和多元价值已无需证明。在这条耳熟能详的“赛道”上,福建体育产业希望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将体育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打造全产业链,为服务业赋能,就是方向之一。

在两博会上,连城县棒球小镇项目亮相招商展会。近年来,当地由台商主要投资的棒球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棒球系列运动用品生产基地。

依托完整的棒球生产产业链,连城县实现了重点突破。据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邱志宇介绍,连城县从2011年开始在全县20多所中小学中推广棒球运动,定期开展青少年棒球比赛,以及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交流活动。

邱志宇说:“作为连城县的特色产业,棒球产业的定位就是成为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文化交流的中心,打造国家级棒球人才后备基地,以及国际高端的棒球生产制造业。”

连城县在棒球产业上单点突破的实践经验,如果落在福建体育产业的重镇泉州,可能引发不可估量的效应。

泉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煌灯认为,制造业基础牢固的泉州,如何引导企业向体育服务业延伸拓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作为职能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提供平台、搭建渠道,利用具有优势的制造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在创新中持续发展

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推进其保护、推广和创新发展,去年的两博会,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介活动应运而生。

今年两博会,安海水上掠鸭、姑田游大龙、南少林武术、詠春拳、海峡两岸(集美)龙舟赛、石狮狮阵等6个项目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展示了福建深厚的文化积淀。

近几年,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掠鸭活动”成为晋江市(安海)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中的“网红”,线上线下观看人数可达百万人次。这项由郑成功操练水师演变而来的民俗体育活动,因为创新,迎来了传承契机。

晋江市冬泳协会会长颜呈智同时也是水上掠鸭的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看来,传统文化不能“守旧”,要增加挑战性和趣味性,要一直在创新上做文章,“于是我们把选手掠鸭时攀缘的杉木杆换成竹竿,长度也越换越长,再在上面涂牛油,让这项民俗活动更有趣味”。

颜呈智表示,未来将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实现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走向多元化开发利用、多渠道宣传展示的良性循环。

福建五枚詠春文体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文认为,非遗文化在持续深耕项目传承发扬的同时,还要围绕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定位,多元化的打造文旅融合,“参加两博会也是希望借鉴其他优秀的非遗文化和传统体育,学习他们开拓市场、走产业化发展的一些好经验”。

不断在传承中寻找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发展,体育文化如是,体育旅游亦如是。

范永胜认为,“十四五”期间,体育旅游将是提升我省体育产业服务业占比的重要抓手,“目前,我省相继出台了《“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福建省户外运动产业规划》,未来将就规划当中提出的一些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逐一加以推动,使我省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