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彭侃:从《乐队的夏天》看爱奇艺的爆款网综方法论

2023-09-11 17:53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暌违三年,《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简称《乐夏3》)回归后,不负众望地再次掀起了流行的热潮。站内,长时间登顶综艺热播榜、综艺飙升榜。站外,《乐夏3》以优异的网播热度与市场占有率领跑各大数据榜单,登顶云合、猫眼、酷云、灯塔等榜单TOP1。在微博、知乎、豆瓣、小红书等平台,节目中的乐队和表演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各种数据指标证明了这一综艺IP的影响力,也再次印证了爱奇艺打造爆款网综的方法论。

挖掘圈层文化中的大众传播潜力

网络综艺往往取材于青年文化,但在日益圈层化、碎片化的文化潮流中,垂类题材想要成功,既要触达圈层核心用户,更需要突破圈层与大众审美接轨。如何挖掘这些小众文化中的大众传播潜力考验着创作团队的眼光与能力。而爱奇艺在这方面保持着出色的纪录。例如《中国新说唱》这一系列IP节目已经成为华语乐坛中的顶尖说唱歌手的首要舞台,也成功助推说唱文化进入大众视野。《乐队的夏天》则将聚光灯投向了多种风格的乐队和独立音乐文化,创造了一场突破圈层的音乐盛宴。

《乐队的夏天》的“破圈”首先源自它的不拘一格。本季集结了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27支乐队,他们中不乏实力过硬、影响力深厚、号召力极强的老牌乐队如二手玫瑰、超级市场、布衣乐队;也有橘子海、回春丹、康士坦的变化球等新兴崛起、生命力旺盛的年轻乐队;还有安达组合、瓦依那等扎根于当地本土文化、令人耳目一新的宝藏乐队。在《乐队的夏天》之前,还没有一档节目像它一样将这么多不同世代、不同风格的华语乐队代集结在一起,三季以来,它已经成为了向大众展示乐队文化的一扇重要的窗口。

更难能可贵的是,节目以真实、真挚的态度充分地尊重了每一支乐队的个性,节目虽然设置了竞赛规则,但重点却似乎并不是要争出胜负,虽然邀请了明星参与投票,但并不赋予他们特权,这一季甚至只让他们拥有和现场普通观众一样的权重。节目原生态地展现了乐队的现场表演,也还原了livehouse和音乐节的演出氛围,让乐迷可以环绕在台前,与台上的乐手产生互动,造就了一场场属于音乐的狂欢派对。

在疫情之后,大众观赏线下演出的热情正在快速升温,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3年上半年,全国线下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同比增长673.49%;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倍。这一背景下,《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的回归可谓恰逢其时,它既可以借势线下演出市场的火热,也将有助于推动音乐娱乐消费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整合平台内外资源引爆潮流文化

在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和内容争夺观众注意力的时代,成就一档爆款节目已变得越来越难。然而爱奇艺却能够持续打造爆款网综,背后一脉相承的是其整合平台内外资源集中发力的体系化力量。

制作上,2014年,爱奇艺在视频平台当中率先提出工作室战略,聚集行业内顶尖人才、强化内容自制能力。经过多年的演进、改革、完善,爱奇艺目前在综艺内容板块已拥有十余个工作室,各工作室有自己专注的内容赛道和品牌理念。《乐队的夏天》第三季便由在音乐类综艺方面深耕的小怪兽工作室与合作伙伴米未传媒通力合作完成。工作室架构在爱奇艺内部形成从策略、运营到变现环节的垂直管理,为外部合作方节省下大量的人力、精力,内外协同保证内容品质。《乐队的夏天》第三季展现了出色的制作水准,集结国内顶级灯光、VJ、舞美、导摄团队来打造舞台,为乐队摇滚、朋克、金属、世界音乐、电子音乐等不同风格的演出保驾护航,为用户带来顶尖的视听盛宴。

在营销推广层面,爱奇艺为节目铺设了广泛传播渠道,挖掘品牌调性特质与乐队IP契合点,打造线上衍生节目、联名合作产品等,线下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节目融入到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爱奇艺更为《乐队的夏天3》配备了多种平台互动玩法,为观众带去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体验。比如“先K一夏”公开房嗨唱活动,观众可进入线上房间与房主进行实时语音互动,在边看边唱边聊中,共同重温经典曲目;“K歌模式”可在乐队表演过程中和乐队一起唱,并邀请好友一起K歌,让用户和自己喜爱的节目、乐队、歌曲双向奔赴。

整体而言,《乐队的夏天》能成为爆款网综且成为长寿IP绝非偶然,而是爱奇艺头部内容创造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爱奇艺超级网综坚持“去创造不跟随”的核心理念,聚焦年轻人的话题与青年文化,以强大的平台力量聚拢小众文化圈层中最顶级的资源,用最精良的制作、营销、运营等推动内容影响力的提升,持续打造出一个个爆款,其经验值得行业总结与借鉴。(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节目模式专家彭侃)

关键词:奇艺,爆款网,圈层化,布衣乐队,livehouse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