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应对极端天气 中国如何加固能源安全“防护网”?

2023-09-14 08:20 作者:陈溯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经济观察)应对极端天气 中国如何加固能源安全“防护网”?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应对极端天气 中国如何加固能源安全“防护网”?

中新社记者 陈溯

一边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加速能源转型已迫在眉睫。另一边,在度夏的用电高峰期,中国电力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平衡好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也成为当前一大挑战。

近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能源中国·安全、绿色与繁荣”对话节目邀请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中电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两位嘉宾,围绕“应对极端天气,如何加固能源安全‘防护网’”这一话题展开对话,探寻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转型之策。

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增多、增强。极端天气正给能源供给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邹骥表示,从观测记录来看,在过去几十年中,极端气候事件频率显著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对公共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的挑战等。比如,一些地方降水低于往年,从而导致水量不足,水电设施发电量走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越高对社会经济系统负面影响的烈度也就越大,尤其对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损害更大。

能源挑战还体现在电力需求的短时尖峰化趋势显著,电力保供难度增加。中国应如何进行电力调度、余缺互济?

王志轩表示,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81%的水能资源、86%的风能资源、96%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全国约2/3的用电量分布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因此,整个中国的能源供应采用的是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电力资源配置基本格局。

王志轩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拉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通过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用足用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同时发挥现货市场等作用,可实现跨省跨区电力余缺互济,精准错峰,保障了全网电力资源充分调用。

邹骥表示,能源供需差异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会,比如,中国可以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创新技术将西部沙漠戈壁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输送到东部的用能负荷中心,实现多方系统配合,将空间资源发挥利用起来。中国的能源供给必然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储能、用电等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很多工程示范。

近年来,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中国各地煤电装机和新能源装机等数据显示出中国已经迈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实步伐。

“中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明显。”王志轩表示,从投资方面来看,上半年,电力投资同比增长32.2%,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比达到88.6%。新增电源方面,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4亿千瓦,其中,新增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占新增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达到72%。从电力结构看,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7.1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9亿千瓦,已占总装机的51.5%,电力供应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

邹骥表示,中国化石能源的占比从当前的“为主”变成一个小的比例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在一个有序的时间框架内实现转变,“总之,中国当前处于存量上要稳,保供要稳住,然后在增量上循序渐进、先立后破地去推进能源低碳化改革。”

今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了三份碳中和和能源相关的文件,进一步推进能源转型。

邹骥认为,这些文件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市场化的改革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加速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应用。其中,两份文件与能源转型密切相关,一个是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这对发展风光等非化石能源是一个利好,那些没有碳排放的非化石能源电力增长就没有“紧箍咒”了,同时也带来了价格上的比较优势。另一个是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文件,中国电力市场已取得很多成绩,如何真正让市场经济来调配这些资源是一个核心和难点。(完)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能源供给安全,防护网,极端天气事件,能源安全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