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谨防“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

2024-05-31 15:25 作者:蒋成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借调范围广、借调时间长、借调频率高、借调人员多……近年来有的地方在借调干部方面存在泛化倾向,甚至出现了“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现象。过度借调,不但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培养建设,更易滋生懒政怠政,须下力气纠治。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也提出“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严控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工作人员”。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单位对上级随意借调人员颇有微词。有的单位借调人员数量接近甚至超过自身在编人数。同一性质部门,只要上级开口要人,下级一般遵从,就算性质不同,部分有较强话语权的部门也能轻易实现跨领域、跨部门借调。

过度借调,已经背离借调的初衷。对被借调单位来说,被借调干部往往是骨干力量,人被抽走后一些重要岗位业务运转艰难。对借调单位来说,被借调人员承担的工作逐渐演变为常态性工作,助长了慵懒之风。对被借调人员来说,归属感、获得感下降,评优和晋升机会减少,工作积极性受挫。

刹住过度借调的不良之风,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力度。借调本意是为促进干部交流培养,但往往存在“程序后面再补”“人去了再说”等随意性,需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借调的条件、程序、期限、借调人员比例上限等,防止借调扩大化、随意化。

刹住过度借调的不良之风,要进一步追问借调单位机构设置、编制安排是否合理,人岗是否相配。现实中,一些单位存在人、岗、编不一致现象,有的科室处室“官”多,“兵”全靠借调。这就要考量借调人员较多的单位机构设置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刹住过度借调的不良之风,要深入挖掘本单位干部潜力。一位被借调到上级部门的同志反映,在借调他的单位,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专项工作,甚至活动、会议的筹备,材料的写作,都能成为借调理由,借调人员是工作执行层面主力,在编人员更多的是给予方向性指导。须下大力气铲除在编干部“慵懒病灶”,对于“躺平”“侧卧”的干部,要树立起鲜明的绩效考核导向。

规范借调工作是为基层减负的应有之义。各级机关针对过度借调,应反躬自省、举一反三,下大力气建设好管理规范、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干部队伍。

关键词:借调,在编,怠政,中央一号文件,干部队伍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