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驻华使节眼中的敦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2024-06-11 16:47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兰州6月11日电(记者翟翔、张文静、周而捷)“这是一片历史与艺术的沃土。”即将结束在敦煌的行程时,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巴巴加纳·瓦基勒说,他在敦煌看到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国与世界已有数千年的交往,古代丝绸之路非常重要,尼日利亚也是今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期待未来更多的合作。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和文化遗产。

6月6日至8日,来自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走进敦煌,寻访莫高窟,游览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参加河西走廊五市的文旅专场推介会,并在对话会上共同探讨“丝路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敦煌市博物馆馆长石明秀介绍,曾在公元8世纪前往印度取经的新罗僧人慧超所著的《往五天竺国传》虽久已散佚,却意外在莫高窟藏经洞中重现世间;唐代的一纸文献记录了来自印度的甘蔗制糖法;五代时期敦煌当地政府的账本《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记载了波斯、印度的物产;莫高窟第285窟的日神形象有着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元素……静卧大漠戈壁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照亮了千年的文明交融。

细细端详壁画,高鼻梁、深眼窝的西方商人牵着载满货物的骆驼与东方商队相遇的生动画面,让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感叹:“从古至今,中国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姿态。”

“我们虽有各自的身份,如中国人、西班牙人等,但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大写的文明,这是所有人类共有的。”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赫拉尔多·布加略·奥托内说,真正的交流可以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比如,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女性最典型的服饰元素之一就是中国肩饰。

“亲眼所见远胜闻名。非常感谢中国为保护如此惊人的文化和历史所做的努力。”萨摩亚驻华大使卢阿马努韦·马里纳表示,敦煌不仅展示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还展示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的融合,是中国赠予世界的礼物。

“这里是约旦。”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观看完古代冶金技术传播、农作物物种交流的展览,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在一幅欧亚大陆地图前驻足良久。

“文明交流互鉴正是人类故事的核心。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可以独自存在。没有彼此,我们无法应对世界上的许多问题。”侯赛尼表示,交流丰富了敦煌的文化层次,莫高窟的壮丽正是中国对不同文明开放怀抱、积极交流和互动的结果,这是文明开放的宏伟典范。

波黑驻华大使西尼沙·贝尔扬告诉记者:“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痕迹。每一处古迹都如同一本翻开的历史书,让我们近距离体验古代文明的魅力。我相信,任何热爱历史、文化和自然的人都会被敦煌深深吸引。”

古代丝绸之路上,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今天的敦煌,仍然在国际交流上不断迈进。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六届以来,共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万名嘉宾参会;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推动了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线上专题讲座连线德国、俄罗斯、日本、尼泊尔等13个国家,累计点击量超500余万次;以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创作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约3900场。

“我在敦煌最重要的收获是有机会见证历史的保存。中国在过去取得了许多发展,现在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焕发活力。”施雷斯塔说。

卡塔尔驻华大使馆公使萨拉·萨达表示,在丝绸之路上,不同的文明相遇并相互影响,促进了繁荣,如今对文明交流互鉴愈发浓厚的兴趣,源于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智慧。

“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探索由丝绸之路遗迹所代表的丰富遗产,这激励和鼓励我访问沿途其他城市,把历史的芬芳带到现代,并继续推动各国和人民之间的文化和文明交流。”萨达说。

a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