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高考如何填志愿选专业?专家建议不要盲目选“热门”

2024-06-24 09:54 作者:高晨源 韩冰 魏帮军 王溪 伊圣楠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吴静

23日起,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工作随之启动。为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回应社会需要,很多高校对现有专业进行了新一轮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并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积极向国家急需和学校优势专业上调整扩增招生计划。

这两年,不少高校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华东师范大学自去年以来,新推出三个针对人工智能新发展的“优化专业”,分别是:教育信息技术(智能教育)专业、工商管理(智能商业)专业、工业设计(智能设计)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将若干个传统专业进行了升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李礼:比如我们对采矿工程升级改造为智能采矿工程,加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一些技术,响应国家关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要求,包括土木工程升级为智能建造、机械工程升级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响应国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要求。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今年不少高校强化了理工科优势专业招生计划。

北京化工大学今年增加了300个招生计划,主要投放在化工、材料、机械和生物工程等理工类国家急需专业以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

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在智慧化工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工科试验班、机械智能化实验班、数理化基础学科等招生计划中,增加了110个名额。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 孙玉柱:增加招生计划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主要是我校优势专业和热门专业。这也恰恰是国家对攻克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技术需求和对高端人才需求比较迫切的学科和领域,而且今后几年,我校还将持续增加理工类招生专业的规模和比例。

截至6月20日 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

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2868所

含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

成人高等学校249所

目前,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设12个学科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全国高职学校共设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032个专业,其中,高职专科专业751种、高职本科专业281种。

高考志愿填报

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相关信息

日前,教育部首次上线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集合了权威、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助力考生“选大学、选专业”,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相关信息查询。

院校专业选择 热爱与潜能是关键

填报志愿,要了解高考招生政策、高校专业信息的最新变化。面对新设专业、最新趋势,要不要“赶时髦”?专家提醒,考生更要注重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

专家提醒,考生们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首先要审视自己是否真正喜爱这个专业,并思考自身优势、潜力是否与该专业发展方向相契合。不要把专业的“新与旧”“热与冷”作为选专业的首要判别标准。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根据自己的发展定位选择。举个例子,当下特别需要人工智能,就业情况也比较好,但是如果数学、物理很差,去学芯片、学人工智能不是为难自己吗。大量的行业都有个周期效应,短则可能三五年,长则十年,必然有冷热的转换。所以对所谓的热门专业,希望大家警惕,更重要的是热门是不是适合你。

同时,专家认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应深入对比和分析不同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 储朝晖:在选学校的时候,尽可能获得学校的真实信息、完整信息,不要因为学校的一条信息、一个方面的信息,就对它有一种不真实的印象。所以要多个渠道去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第一个学校的官网,第二个曾经在学校上过学的亲历者,如果有可能,你可以到校园里亲自去看一看。(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韩冰 魏帮军 王溪 伊圣楠)

关键词:高考招生,专业招生,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热门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