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华鲜报|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为了月背近4斤土,拼了!

2024-07-01 09:26 作者:温竞华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为了月背近4斤土,拼了!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宋晨

6月25日下午2时许,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终于迎回了自己牵挂53天的“六姑娘”——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嫦娥六号探测器。

定位、搜索、检查状态……返回器工作正常,任务圆满成功,胡浩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虽然嫦娥六号如期从月背带回近4斤土,这几天胡浩依然在奔波中:护送返回器回京并开舱“取宝”、部署安排轨道器后续拓展实验、见证月背样品开启科学研究……忙碌间隙,他第一次向新华社记者聊起嫦娥六号不为人知的故事。

“六姑娘”将带来新知,“我充满期待”

采集1935.3克人类首份月背样品,再入返回比嫦娥五号更加精确,国际载荷收获科学数据“大礼包”……谈及“六姑娘”的任务成果,胡浩的脸上满溢自豪,语声爽朗。

“嫦娥六号任务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飞控事件多、环节紧凑、控制过程复杂。”胡浩说,“六姑娘”采用智能快速采样技术,实际工作效率相较“五姑娘”提升了30%左右。根据着陆区地质情况和钻取作业情况,最终钻取采样深度达到了1.1米。

返回器着陆精度体现着任务的技术控制水平。嫦娥六号返回器的落点预报精度十几米、开伞点精度200多米、落地精度16公里,高质量完成回家最后一步。

嫦娥六号搭载的4台国际科学载荷,此行也收获颇丰。其中法国氡气探测仪传回科学数据158M,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传回科学数据3.9M,这两个项目都进入了后期数据处理和论文发表的准备阶段;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相当于在月球上“钉了一枚钉子”,有利于今后在月球开展任务时标定位置。

“‘六姑娘’的国际合作也超出预期,提升了我们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与搭载载荷国家的友好交往。”胡浩说。

6月28日,月背样品正式移交给月球科学研究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胡浩难掩兴奋:“‘六姑娘’会带来什么新知?我充满期待。”

“把方案做到极致”,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3年多来,胡浩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适配和优化设计,实现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三大技术突破,使嫦娥六号任务成为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

最大的悬念是能否准确降落到月背预定区域。月球的图精度较低,最高分辨率仅能达两米左右,而且由于月背没有实时图像数据,仅能依靠遥测数据进行判断。

采样环节则像“开盲盒”。由于事先无法判断月表下的状态,必须设计钻取和表取作为“相互备份”。万一钻取不行,挪动位置的代价很大,就要通过表取来“保底”。

“嫦娥六号任务的可靠性是乘积关系,一个环节0.9,再一个环节0.9,整个系统可靠性就降到0.81了。”再回首已是云淡风轻,听来却处处惊心动魄。

比如,在月背实施无人采样、封装、转移,精密性要求高且难度大,而且月球的真空度很高,进入一点大气就可能污染样品,研制团队在地面模拟平台进行大量实验,以毫米级精度确保样品始终如一。

“我们把方案做到极致,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就算中继星失灵,嫦娥六号依然可以自主开展采样、起飞。”胡浩说着,打了一个手势,干净利落、绝无冗余。

一路陪伴“嫦娥”长大,“航天人已投入新的战斗”

2007年,以地球轨道卫星为基础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测器仅重2.35吨;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将超过8吨重的探测器送上月球。17年来,中国探测器进入空间的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一路陪伴“嫦娥”长大,胡浩经历了从副总指挥到总设计师的几次身份转变,不变的是“总是在面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2020年,由胡浩担任总设计师,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多项“中国首次”,实现了较大的技术跨越。

“开门看到老虎、毒蛇不可怕,可以想办法对付它们;可怕的是门外一片漆黑,这一步是迈还是不迈?”胡浩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向未知进发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项项创新突破,一次次闯关夺隘,胡浩用四个“信”字总结一路走来的感受——

“坚定信念,才能十年磨剑,向一个共同的梦想迈进;保持信心,才能在不断面对新的挑战时迎难而上、实现突破;相互信任,才能在复杂的大系统工程中统一步调、协同攻坚;言而有信,才能让国内外相关单位愿意与我们开展合作。”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未来蓝图已绘。

“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证明,中国人设计的这条往返月球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胡浩的语气,自信又果决,“航天人已投入新的战斗!”

关键词:嫦娥,胡浩,嫦娥一号,设计与控制,智能采样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