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玉地村杨龟山祠堂
2020-05-08 09:26:4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杨时十分注重教育。他在《读书含云寺示学者》一诗中这样写道:“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行已慎所之,戒哉畏迷方。……万物备我身,求得舍即忘。鸡犬犹知寻,自弃良可伤。欲为君子儒,忽谓予言狂。”他在诗中谆谆教导后学,要珍惜光阴,勤奋学习,甘守清贫,不追名逐利。而玉地老村杨氏族人将祠堂改作学堂,正是承继了先祖尊师好学的遗风,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山村教育的支持。 杨氏宗祠建于新址,已是三迁。推开大门,转入大厅,两侧壁上,悬挂着“延平四贤”和杨时五子的画像,摆设简洁,让大厅显得宽敞明亮。厅内石柱林立,每一石柱上都镌有抱柱楹联,联句大多与杨时传道东南的故事有关。我抬头看见正厅之上悬挂着多幅匾额,中有程氏正宗,左右有孔颜正统和清白流风。 “程氏正宗”与“孔颜正统”两匾跟杨时有关,得到理学正统传承自然需要大笔一书,而这“清白流风”应该说的是比宋代更久远的东汉杨震拒贿的典故,“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因此杨氏宗祠大多以“四知堂”为堂号,清白做人,廉洁处事,此等人品、官品与处事风范成了杨氏后人自豪的世代标榜。 大厅外,这一场夏天的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的那场雪以及“雪后”的杨时故事。杨时兼具理学、经济、气节和诗文“四长”,宋代最有气节的李纲、文天祥等人都为杨时作“画像赞”,盛赞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像杨时这样道德文章俱为上乘的人物,虽饱经岁月沧桑,自然进入至高无上的康熙皇帝的“法眼”,一块御赐匾额被隆重地请进了山村,也把所有的封建时代的荣耀也请进了山村。我知道这眼前悬挂的“程氏正宗”只是依拓片而制作成的,并非真迹,为了防盗的缘故,真迹被送往博物馆收藏,这也算是有了好的归处罢了。 天井一侧新建有杨龟山纪念馆,馆前树有一墨石石碑,大字刻有“杨龟山祠业碑”,小字则模糊不清。据碑文记载,此碑立于崇祯年间,掐指算来将近四百年的历史,相当珍贵。 “载道南归”的杨时本身就是一部巨著,即使我终其一生也读不完学不尽。 望着门外的雨,我又回想起那场纷纷扬扬的雪。那场雪,虽成就了中年时杨时的荣光,却也透着丝丝的“寒意”侵袭着年迈的杨时,因为若按当时朝廷规定,年满七十的官员要罢去祠官。祠官原本属于清闲官职,虽没有具体任务,却有工资减半的待遇,可以让杨时优哉悠哉地去钻研理学的真谛。罢祠官则属于正式退休,断了朝廷俸禄的供给,“老有所养”也沦为空谈。在官场混迹多年的杨时居然没有更多积蓄,生活陷入困顿,古稀之年的他只能自食其力,委屈地向吏部寻求帮助,违心接受“市易务”之职,依靠担任市场管理员一职,拿点薪酬贴补家用。“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正是杨时晚年窘迫的生活真实写照,然而,他却时常告诫后人用自己的辛劳换取果腹之需,哪怕吞糟咽糠,也甘之如饴。在吕聪眼里他是这样俭朴的一个人:“视公一饭,虽蔬食脆甘皆可于口,未尝有所择也;平生居处,虽敝庐优屋皆可以托宿,未尝有所羡而求安也。”杨时还常教育儿孙要“俭以养德”,曾赋诗勉励儿孙:“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杨时保持着以苦为乐的心态,这或许是他寿享耄耋的秘方吧。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也不知从何处升腾起来的洁白雾气,将小村四周衬托得氤氤氲氲,恍若仙境。我们来到了玉地老村的水尾处,一片杂木林,几棵红豆杉,一座凉亭,一面拦溪坝……无论如何,请别忘了山村曾经拥有的荣耀历史,请别忘了留在村庄的集体记忆,请别忘了那场落在1083年中原大地的雪,那场足够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走向的千秋之雪。(胡凤俤 文/摄) |
相关阅读:
- [08-27] 邵武市加尚村祠堂“变身”文化活动中心 焕发新活力
- [03-28] 光泽崇仁乡:祠堂重修开放 增添旅游新景点
- [06-13] 宗族、祠堂变迁视野下传统聚落空间解析 ——以福建省石狮市永宁古卫城为例(作者 张 杰 孙晓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