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南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2020-12-03 09:22: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肖向丽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曲艺节“丹桂奖”比赛,表演剧目《国系九零后》。林艳 摄 东南网讯 得知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时,南平南词第八代传承人、南平南词非遗传承人肖向丽刚忙完演出,脑海里浮现出七个大字——功夫不负有心人。 南平南词是小曲种,何以能在国家级大赛中摘下一朵“牡丹”? 情系戏曲渊源长 肖向丽的演员梦,一半来自母亲。 1975年,肖向丽出生在南平市延平区,母亲是南平市京剧团知名旦角。幼时,她常常和小伙伴一起溜到演员化妆间摸摸五颜六色的化妆盒,拿着枕巾当水袖扮小姐、丫鬟。不知不觉间,艺术的缘分悄然播撒。 16岁那年,肖向丽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南词戏曲班。先天韧带不好,成为她学艺路上的“拦路虎”。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肖向丽的虎跳、侧空翻等基本功总是不如人意。尽管有老师们的宽慰,但她憋了一口气,主动加课,认真完成母亲布置的“家庭作业”。 肖向丽说,平日里母亲是个慈母,可一遇到“戏”这件事,就会换上一张面孔。有一次,她上台前和人聊天,母亲发现后当众狠狠批评,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忘记“戏比天大”的教诲。 直到今天,哪怕再熟悉的戏,每回上台前,她都认真“默戏”。 母亲常常告诫肖向丽:“没有人是天才,你一定要时时沉浸在角色当中,走上台的每一步都在人物中。” 艰辛学艺,短板拉长。肖向丽很快成长为艺校里的佼佼者,可人生中第一次正式演出又给她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17岁那年,学校排演剧目《大山的儿子》,准备参加全市大赛。她认为自己不是女一号,就是女二号,没想到排戏的万老师只给她一个配角,扮演70多岁的老妈妈。当时,她非常不理解,万老师找她谈心,并告知这是其有意安排。 “玉不琢不成器。世间凡事都要靠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专注,在各种挑战、变数、未知之中接受磨砺,才能获得成长。”万老师一番肺腑之言,让她懂得了艺人应耐得住寂寞的道理。 演出很成功,她第一次登台,节目就拿了一等奖。打那以后,她认真对待各种角色,还主动拓展演艺领域,不让自己待在舒适区。 心系牡丹必撷之 毕业后,肖向丽顺利进入南平市南词实验剧团。虽小有名气,但她依然“勤”字当头,“苦”字相随,有时前辈们临时不能上场,都愿意让她替。就这样,她年纪轻轻就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1996年,肖向丽参加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大赛,一举摘得演员奖。谁也没有料到,她当时作出一个大胆决定,事业暂缓,去高校深造。 “事业虽处于上升期,可越往前走,越发现内心乏力。”肖向丽回忆说。 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后,她不再只专注于个人表演,还开启了编导模式。有了演员微观的感受和导演宏观的视角,兼顾对灯光、舞美、音乐、道具等方面的融入,南词艺术在她心里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
相关阅读:
- [07-31] 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与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合影
- [02-03] 南词说唱《“举报”电话》
- [10-16] 南平南词参加巴黎中国曲艺节载誉归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