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中华赏石艺术
2020-12-16 17:04:0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癫子指米芾。一次他为宋徽宗写屏条,看上了徽宗的端砚,说:“皇上,此砚已被微臣污鸦,皇上再用则臣大不敬,请皇上把此砚赐给微臣,让微臣细细体会皇上隆恩吧。”徽宗准后,米芾不顾墨汁淋漓,赶紧把端砚揣入怀里,徽宗哈哈大笑:“米癫之名,名不虚传啊!”米芾爱石成痴,曾两次遇到怪石设席整冠,下拜称呼怪石为“石兄”“石丈”。 南唐后主李煜的爱石研山传之于宋,人家问米芾是要一座宅子还是要研山,米芾毫不犹豫选择研山;米芾的妻子出身望族,结婚之日,米芾得到陪嫁研山,就“抱眠三日,欣喜之极,即兴挥毫”,为研山题写《研山铭》,却把洞房花烛里的佳人忘却一旁。米芾总结出相石四法:瘦、皱、漏、透,后人奉为圭臬,至今仍然采用。 文青皇帝指宋徽宗赵佶,徽宗自小书画天资非凡,十八岁登大宝而爱好更胜从前。但他因为爱奇花异石而造园林艮岳,搞得国力空虚,民怨沸腾。 当代名人爱石的也不少。著名画家傅抱石爱石爱得一家子都成了石头:大儿名“傅小石”,小儿“傅二石”。作家贾平凹家里摆满了石头,连厕所也不例外,其散文名作《丑石》激起当时社会广泛的共鸣。如今,全国各地石店、石馆、赏石博物馆、石文化研究所等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广东、浙江、广西等地赏石之风更盛,石友众多,成了我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美丽风景线。 二、中华赏石的原因迷蒙着诗意 中华古代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社会精英喜欢赏石呢? 1. 爱美天成。观赏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具有震撼人心的美。带玉质的观赏石更是直观地显示出温润、细腻、娇艳、妩媚、晶莹剔透、五彩斑斓之美。 2. 价值、文化取向。远古先民为生计把石头当做工具,须臾不可或缺,当玉从石中分野之后,由于玉的琢磨不易,只有部落首领或祭司才有使用权。古先民认为玉能通灵,可以沟通鬼神界,丧葬佩玉者,可在彼世界得以永生,许多人想死后在彼世界用度不愁,就生前节衣缩食、拼命积攒陪葬品,这就是华夏厚葬风俗的起源。唐代开始,观赏石从一般石头中蜕变出来,成了人们怡情悦性的艺术品。 3. 石、玉对人有滋养作用。中华文化的根源是《周易》,《周易》的基础是阴阳。医家、兵家、卜家等根据阴阳演化五行,所以石、玉也是有阴阳五行属性的。《本草纲目》中有二十多种可以入药的石头。历代佛、道大德喜欢用籽玉刻画平安牌、福寿牌等,皆因籽玉能封存大德们更多的愿力等能量,能给佩戴者更好地滋养补益、替劫消灾。 4. 观赏石是可人的共情物。观赏石拙朴、坚硬、孤高、耿介、冷峻,观赏石也温润、细腻、娇艳、玲珑剔透、神光内蕴……不同性情的人,都能在赏石中找到与自己相投的因子,得到慰藉,于是观赏石成了沉默而可人的朋友。 三、让诗意氤氲在赏石与生活中 诗意,是赏石命名的灵魂。许多观赏石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天工地造的自然艺术品,有着千奇百怪的形状或纷繁复杂的画面。给观赏石命名,极其考验赏石者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泛学科的底蕴。给一方观赏石予恰当而诗意的命名,犹如画龙点睛,石头自此就有了灵魂,获得了新生,从而价值倍增。 诗意,是艺术赏析的花朵。一方观赏石美在何处、奇在何方?贵在精到的赏析。一个充满诗意的赏析,闻者如听天籁、如饮醍醐。 诗意,是摇曳在我们精神中的桃花源。让自己在书画、诗歌、赏石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多一点诗意,在日常生活里,偶尔停下匆匆的脚步,感受一下清风明月的况味,或许,我们精神的源泉就在那里。(林文 文/摄) |
相关阅读:
- [04-01] 赏石:一切尽在不言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