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专题 > 聚焦2022年 南平市“两会” > 亮点回顾 > 正文

南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活力

2022-01-04 11:13:25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保护中弘扬“红色文化”

南平市全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均属于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积淀形成了众多的革命遗址和文物。它们是闽北大地光荣革命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南平人民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守望。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嘱托,立足职能职责,开展“红色立法”,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遗址和文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19年7月30日,南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经2019年11月27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对革命旧址资源开发和革命精神育人作了专章规定,引导和规范革命旧址的研究发掘、展示利用、教育传播、旅游开发等活动。

2021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赴武夷山、浦城等地开展《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执法检查。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条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对《条例》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同年9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所作《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加强宣传保护、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办理。

通过革命旧址认定的田野调查和史料挖掘,武夷山张山头后山上的1343座无名红军墓得以被发现,被确定为革命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其保护保存状况更是得到了极大改善。2020年,市政府根据《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要求,又编制了《南平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对88处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估,并通过活态保护、创新传承,让革命旧址既能留下来,又能活起来。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29处,其中革命文物103处,占比16.4%。在革命文物中,省级以上文保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

在保护中打造“建盏文化”品牌

建盏拥有悠久的历史,是闽北重要的地方特色文化之一。

建盏文化遗存的保护有利于南平市积极推动“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着力打造“中国黑瓷之都”。2001年6月,建窑遗址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建窑建盏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