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教育 > 正文

南师附小:“AI+教育”推动课后延时服务再升级

2022-04-14 09:15:1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编程、组装、调试,依据竞赛规则和任务流程进行功能模块化的设计,完成硬件搭建、软件代码的编写……13日下午,南平师范附属小学科学工作室里,参加2022年数字中国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和2022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选手们正在紧张集训中。

南师附小积极探索实施课后服务课程改革,建立“作业辅导+兴趣拓展+核心素养培养”的“1+1+1”多元课程体系。学校挖掘朱子文化、非遗文化等课程资源,继续开好“非遗南词”特色服务班,设立“绿之声管乐团”“水杉合唱团”“芙蓉主持人班”“蔷薇花书法班”“苏铁轮滑冰球班”等艺体特长类、人文阅读类课后服务课程,打造“绿苗假日行动”和“绿趣园劳动实践”两个品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向“AI+教育”发力,推动学校课后服务提档升级。

近年来, AI发展越来越快,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南师附小紧跟时代步伐,在追求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学生发展需求的过程和充分发挥个性潜能的结果。2019年,附小入选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开始着手AI主题拓展实践的校本化路径研究。

学校把AI教学的“普惠+特色+提高”活动融入到各年级的实践活动课中。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普惠基础课程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AI课程牵手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二课堂的“特色+提高“课程则被安排在学校课后延时和绿色体艺综合课上实施。

特色班专注于AI与学科课程整合后开展的AI主题拓展实践。各学科骨干教师纷纷加盟附小人工智能科技教研团队,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合理运用互联网,充当设计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助推学校“AI+教育”多个维度迈向智能化发展。

语文课堂上,动画形式的课件生动演绎了古诗的情景故事,帮助孩子们更轻松理解古诗的真实含义。借助“书香博士”平台,学生能解读赏析本年级的必读书目,参加相关练习测试;老师能实时检测学生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还有“成语接龙”等多种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有效提升学生的字词认知和国学素养能力。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数学,数学思维与AI课融合课程打破了思维疆界,围绕包络线、最小公倍数、万花尺、排列组合、坐标应用、拓扑图案、编码规则、迷宫设计等主题,老师们在艺术创作中融入数学元素,教会孩子用严谨、规范的方式模仿绘制出精美的创意图案,并在实践中发现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英语老师从绘本阅读、词句模仿跟读、英语短视频配音等大量优秀英语网络资源中择优选择在线布置任务。学生利用电脑终端自学,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完成相关训练后直接上传,供教师实时查阅。平台不仅能够自动纠正错误发音,而且还能即时反馈结果,帮助学生快速纠错,仿佛专属教师常伴身边。

竞赛提高组施行教练负责制,借力竞赛这一重要平台,展示学生智能素养。

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后,附小增设了AI普惠班和拓展班,学生人数由原来的15人增加到56人,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学校AI竞赛选手集训队中有8位选手将代表南平参加2022DCIC青少年AI数字赛道比赛。 (谢红灿 高秀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