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重瓣花朵”中的一瓣芳华——追寻福建文明之光系列报道之四

2022-07-01 08:09: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上世纪80年代,一家石灰岩加工企业瞄上了狮子山,正准备炸山开发时,所幸遇到了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在此发现了文化遗存,山总算保住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县里一名年轻人突发奇想,在此开办一家休闲山庄。洞天福地,比比奇石,稍加修饰,顿成休闲娱乐的“人间仙境”。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人间仙境”下竟然藏着福建先民的“远古家园”。“当时大家对文物保护意识还不强。在省市县有关部门重视下,后来休闲山庄停业,文物保护提上了日程。从1998年至2017年,南山遗址进行了6次发掘,其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南山遗址保护与发展中心的张志辉说。

2005年和2006年,福建博物院对南山遗址4号洞及山顶区域进行考古试掘,在2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浮选出5万余粒炭化稻谷和大量的狗尾草、飘拂草,南山人还种植粟、黍、大麦、大豆等多个品种,实证了稻作农业已经落地生根。

“这些炭化稻谷是目前武夷山东麓地区发现的最早水稻遗存,这在同一时期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史前洞穴遗址中也是十分罕见的。这表明南山先民已经掌握相对较发达的稻作农业。”福建博物院研究员范雪春说,对南山遗址人骨的研究显示,先民患有龋齿、牙结石、牙釉质脱落等口腔疾病,这是农业社会人群的典型特征。

经过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文绪研究鉴定,南山古稻是一个早期的、原始的向粳型演化的古栽培稻种群,尚处在原始古栽培稻向现代栽培稻过渡的演化状态。

与南山文化基本同期,闽江上游的牛鼻山文化与下游的昙石山文化,都发现了稻作农业的遗存。

不过,从总体上看,目前已知的反映福建先民农耕活动的遗存很有限,特别是沿海地区,生产工具以中小型石器为主,很难适用于农耕活动。虽然农业在生业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但是自然资源丰富,渔猎采集的攫取型经济仍占重要地位。这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形成的格局。

一直到了黄瓜山文化(以位于宁德霞浦县沙江镇的黄瓜山遗址来命名,距今4300年至3500年),这种状况才有了改观。学术界一般认为,黄瓜山文化是福建沿海东北部和浙江南部最晚期的新石器文化,处于海洋经济衰落、农业经济兴起的关键时期。

虽然黄瓜山这座贝丘遗址位置绝佳,派江吻海,大自然的馈赠依然慷慨,但是农业地位更为重要:这里发现了栽培水稻的痕迹,还发现炭化的大麦和小麦种子遗存。厦门大学历史系科技考古专家葛威副教授指出,在出土的动物骨骼中,家猪的数量占25%以上。这些迹象表明,农业和家畜饲养已经成为食物的重要来源。

多学科的联合研究,也印证了这条发展脉络。葛威领衔的科技考古团队经过研究,根据从昙石山到屏风山(霞浦屏风山遗址属于黄瓜山文化范畴)不时同期动物骨胶原中碳、氮同位素比值的历时性变化,考察了人类对海洋性资源依赖程度的变化。数据表明,从距今5000年到3600年间,海洋性资源在人类食谱中的比例越来越低,可能意味着农业的持续发展。

伴随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的传播,农业生产技能提升,提高了土地的开发能力,先民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聚落遗址爆发式增长,遍布整个闽江、晋江、九龙江和汀江流域。有学者做过初步统计,青铜时代(大约距今4000年到2500年)闽江流域已发现的聚落遗址数量达到1579处,而且聚落不断扩容,昙石山、溪头等聚落都超过1万平方米。这种区域性人口急剧增长,很大可能要归功于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

1  2  3  4  5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