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南平:生态高地 点绿成金

2022-08-23 09:10: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温柳婷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山与水的协奏

全自动生产线上,经过吹瓶、灌装、旋盖、喷码、贴标,一瓶瓶4L装泡茶水快速通过自动化传送设备,在包装点打包后,进行码垛装箱……近日,在武夷山洋庄乡的农夫山泉生产基地,一派生产繁忙的景象。

建阳区考亭文旅度假区黄杰敏 摄

据农夫山泉武夷山公司总经理余春建介绍,随着饮茶消费人群的要求逐年上升,公司早在2016年已立项找寻优质泡茶水,经过筛选发现,清冽的武夷山泉水在穿林过石后积累了适量的矿物元素,十分符合泡茶水的理化性质要求。

正如余春建所说,优质的生态涵养了南平得天独厚的水源基础:地表水源108项指标达到Ⅰ类水标准;地下水总硬度9.69~9.91mg/L,属于罕有的低矿化度、偏硅酸型基岩脉状裂隙型矿泉水;年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的6倍,从质和量两方面而言,均十分利于水产业的发展。

2021年3月底,年产100万吨、总投资超5亿元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生产线项目在武夷山竣工验收,配置小瓶天然水生产线和泡茶水专用生产线各一条。这一融合茶文化设计、独具地方特色的细分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项目去年产值超亿元。

为加强水产业集群建设,面积约1500亩、规划年产各类水制品1000万吨的“武夷新区水产业专业园”于2021年应运而生,目前已吸引华润怡宝、银河水产业两家头部企业落地,总投资约20亿元,自武夷山麓向武夷新区绵延50余公里的引水工程已建设完成。

“南平拓展提升涉水产业的雄心不仅在饮用水领域。”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表示,南平正编写《南平市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南平市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22—2027)》,依托园区平台与化妆品用水、酿酒用水、医疗用水、涉水精密制造企业积极洽谈,“富民之水”的文章正越做越大。

山与水协奏,青山绿水踏歌而行。

作为我省唯一的文化与自然“双世遗”地,武夷山一直是南平旅游业的“富矿”。南平今年推出武夷山主景区免门票活动,打造“山盟海誓”等文旅新产品,“福建会客厅”声名远播,引进“相声新势力”等新业态,天成奇峡、溪源峡谷、考亭书院等周边景点跟进门票减免政策。今年上半年,南平接待旅游总人数2622.47万人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竹与茶的共鸣

好山好水出好竹,南平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美誉,是全国优质竹产区,立竹量11.4亿株,年产竹材2.7亿根。近年来,南平大力延链补链,不断提高竹木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水平。

走进建阳区龙竹科技的生产车间,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令人目不暇接,机械臂上下翻飞,将竹制品有条不紊地从数控机床间放入、取出,自动完成塑形、抛光等工序。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专利超200项,近年推出的“缠绕式竹吸管”产品被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山盟海誓·恋在武夷”主题文旅产品推广活动黄杰敏 摄

“随着‘以竹代塑’趋势渐成,竹加工的产能升级得到了南平不遗余力的支持。”龙竹科技董事长助理朱华介绍道,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公司新签约了一个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的无人智慧工厂项目,将实现竹吸管从投料、加工、检验、包装入库的全自动高效控制,以满足未来数十亿数量级的竹吸管市场需求。

除了林产加工的智能化,近年来南平还从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的方向,为竹产业谋篇布局。今年全市有一半县区拟申报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县,共有笋竹精深加工重点项目超百个,中国竹产业协会竹家居与装饰分会、福建省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落地南平,“竹塑贷”“竹林认证贷”“碳汇贷”等金融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2021年南平市印发的《林产工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超越行动方案》,未来5年南平将力争实现林产工业领域上市企业数量翻番,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从容纳千人的会展场馆,到米粒大小的活性炭,古人“不可居无竹”的吟诵在南平得到最佳诠释。

作为全省茶产业的重镇,“一片叶”长成了一条产业链。南平建成40万亩绿色生态茶园,“减肥控药”逐步成为广大茶农的共识;智慧茶山在线监测、区块链茶产品溯源方兴未艾;武夷茶世界、政和白茶城等一批兼具交易和会展功能的全国性平台相继落地……近年来,南平推动“三茶”统筹发展步履铿锵,实现规模以上茶业加工产值1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350亿元。

白羽肉鸡“国产芯”

作为我省的农业重镇,南平的肉鸡养殖近年来同样捷报频传。今年6月,9.6万套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正式批量供应市场,十年磨一剑的当地龙头企业——圣农集团引起了社会的颇多关注。

武夷山崇阳溪漫步道“瑞彩祥云”观景台 黄杰敏 摄

鸡肉是我国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白羽肉鸡占据过半市场份额。长期以来,国内企业100%依靠进口种鸡繁育商品鸡。种源受制于人,带来种雏鸡成本高、引种数量变动多、疫病输入风险大等问题。为此,圣农于2011年启动白羽肉鸡育种工程。2019年,圣农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配套系——“圣泽901”,并于去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对比实验、性能测定结果显示:生长速度、成活率、产蛋率、料肉比等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今年年底,圣农父母代种鸡年产量将突破1750万套;“十四五”期间,圣农父母代种鸡年产能预计可达6000万套,能够完全满足国内全行业需求。此外,近年来圣农先后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在日本、美国、俄罗斯、阿联酋等10多个国家(地区)注册,并于今年5月正式进入东盟市场,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建阳区南浦溪流域风光 黄杰敏 摄

良好的生态是南平肉鸡养殖业重要的竞争力来源,而肉鸡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并非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在光泽、浦城、政和三大肉鸡基地,近年基本形成了将养殖废弃物“吃干榨净”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将污染排放控制在了最低程度。

圣羽公司通过脱水、高温高压将鸡毛废料加工为羽毛粉,直接作为优质的水产饲料,年产值达3000万元;圣新能源利用鸡粪和谷壳混合燃烧发电,月处理鸡粪1.2万吨,月发电量达460万千瓦时;海圣饲料、明圣生物等一批企业,利用鸡下脚料、鸡血等生产动物蛋白饲料、软骨素……完善的配套体系,使南平的肉鸡养殖产业成为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模范生”。

手记

以绿为底绘蓝图

福建日报记者 赖昊拓

南平作为生态“优等生”,长期以来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统一,生态优势逐步凸显,绿色发展脚步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心南平的生态建设,叮嘱南平“发展经济绝不能牺牲环境,一定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上讲发展”。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首站到南平,对南平生态文明建设、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南平把脉引航。

行走在闽北大地上,处处感受到人们对这方土地良好生态的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这里已深入人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南平不少企业都能辩证看待发展与绿色的关系:因地制宜用好资源能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从科技创新中要效益;投资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也能为企业开拓新蓝海。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绿色发展为企业带来品牌效应。从绿色发展中要效益,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赢得主动权。

坚持走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我们有理由期待环境更优、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的南平,让好生态真正点绿成金、惠民强市。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