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土地“苏醒”了
2022-09-14 09:18:4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徐春晖还表示,南平市各地在撂荒地的整治过程中积极探索绿色种养、研学、康养、农旅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打造乡村产业的新增长点。
奖补政策,推动荒地变良田
仓廪实,天下安!
南平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今年还出台了《关于2022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若干措施》,推出一系列奖补政策。
“南平市认真落实中央、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及时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超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约束性目标任务的县(市、区),按超额完成面积部分给予每亩最高300元的奖励;对获得省上表彰,粮食生产任务完成好、贡献大的县(市、区)奖励1000万元。”徐春晖介绍,对新复垦种粮且相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植户(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一次性给予每亩最高不超过200元的补助;对2022年新增相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种粮2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最高不超过100元的补助;对种植双季稻3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最高不超过100元的补助;对蔬菜大棚轮作种植水稻6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最高100元补助。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南平市还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引导并激发“新农人”“新村民”“新乡贤”参与流转撂荒地种粮积极性,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等具体措施,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财政的“杠杆”,不仅“唤醒”了摞荒地,还为粮食安全“助攻”。
“这些年,国家一直很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很多好政策,让我们对种田更有信心了。”2021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浦城县种粮大户马芳华今年种了4800亩水稻,其中开垦撂荒地150余亩。他表示,市里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种田,他们可以把这笔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促进粮食生产。
算好“大账”,把饭碗端稳
“今年,我们在村里流转了300亩撂荒地,试种红缨子高粱,产量还不错,明年我们计划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站在邵武市张厝乡张厝村的高粱地里,邵武市鸿运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章思森对未来充满期望。他说,家乡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缺水,而高粱是旱地作物,管理较粗放,病虫害也少,很适合撂荒地种植。
相关阅读:
- [09-13] 浦城:深化山海协作 实现合作共赢
- [09-05] 松溪溪源村:“三变”改革铺就乡村振兴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