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光泽一“90后”回乡筑梦——让青春在田野绽放芳华

2023-02-14 08:59:2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返乡种地的人里面,今年33岁的邱英聪算是年轻的“老手”了。农村青年大多在外地打工,再苦再累再难也不愿做“吃回头草的牛”,他却从浙江义乌一家饰品加工厂回到了当初做梦都想离开的家乡——光泽县崇仁乡洋塘村可坑村小组。

立春一过,洋塘村近5000亩稻田像一张巨型画布铺展在大地上,紫云英点缀其间,烟田覆膜机飞速运转。邱英聪今年新租耕地40亩,种植面积达到230多亩,当下他正在忙着备耕,为即将播种的农作物做准备。他对自己6年前返乡当农民的选择很满意,“现在的农村不是以前的农村,农业也不是以前的农业,做农业大有奔头”。

没有一个农村人不爱生养自己的家乡,只是苦于家乡路太差、田太小、耕作太苦、增收太难,才无奈地背井离乡到举目无亲的外地打工赚钱。邱英聪也不例外。2011年从上杭职业中专毕业,就去义乌一家饰品厂打工。从学徒到师傅,从工人到领班,从单身到成家,可谓事业婚姻双丰收。但在外时间越长,内心对家乡的亏欠感就越积越重。

27岁那年,邱英聪带着妻子和积蓄回到洋塘村时,父母亲既高兴又忧心:高兴的是一家人团圆了,家像个家了;忧的是,就种自家8亩田,够吃不够花,日子咋过?谁知,邱英聪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他说,现在水泥路通到了田边,水泥渠通到了田里,田成方了、地成块了,买农机、种粮还有补贴,正是机械耕作、规模经营的好时机。当年,邱英聪就成立了“光泽县润田水稻种植生态家庭农场”。

既然是办农场,就得像个农场的样子。邱英聪从自己8亩田和一台插秧机起步,逐年扩大租田面积,机械也从一台插秧机逐年增加到1条育秧流水线、1台大型履带旋耕机和一台植保无人机、一台履带收割机,使农场的种田面积达到190多亩,年机耕、机插、机保、机收等服务面积5000多亩。

“田有人种就产粮,没人种就长草,长久不种就撂荒。”邱英聪说,“因为有了从机耕、育秧、插秧、植保和机收的全程服务,在家的老人和在外的村民照样能把家里的承包田种好。”

邱英聪返乡种地,打的不仅仅是耕地保卫战,同时还是对“种粮难致富”论的挑战。他说,去年卖粮和农机服务共有50多万元毛收入,加上承担了农业部门13个水稻新品种展示和5亩果蔗收入,妻子在圣农上班每月4000元工资,夫妻俩年纯收入有20多万元,挺好的!(邱盛林 李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