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服务升级一“派”好景

2023-07-08 09:30: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阳区书坊乡花园岭村 吴大灼 摄

顺昌丰产林场风光 徐华山 摄

科特派高允旺(左二)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经验。黄杰敏 摄

科技特派员邵帮明(中)顶着烈日下乡指导。 黄杰敏 摄

陈宗懋院士(左一)指导茶叶管理。 (资料图片)

在光泽县七叶一枝花基地,科技特派员苏海兰(左一)带领当地技术队伍攻克果实培育技术难题。(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东南网7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赖昊拓)6月30日,我省老区苏区县首批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试点工作启动,试点县中近一半为闽北县市。南平市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凭借对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20多年来该项制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展现更大作为,是新时代科特派制度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南平结合当地实际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优化科技创新需求侧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成立全国首个科技特派员学院等,促进科特派和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更好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循“链”选派,人才成体系

以武夷岩茶中的肉桂、水仙作为佐料,可以烹制出茶香扑鼻、肉质爽嫩的“牛肉煨牛肉”和“水仙炖鸭”;与时兴的空气炸锅适配,由圣农集团开发的各类鸡翅、鸡柳为市民餐桌提供了更多选择;建瓯的竹笋、松溪的百年蔗变化出数十种特色零食……细心的市民在超市的货架上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闽北本土特色农产品,悄然变身为种类丰富的现代食品。

“南平特色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发展食品产业大有可为。”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赵志军博士最近在为即将建成的闽北预制菜技术研发中心筛选设备,他表示,闽北的多数涉农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意愿强烈,政府的主导是破局的关键,依靠资金、人才密集的优势,推动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将形成当地农业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的良性循环。

现代食品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另一头连着餐饮业和居民消费,被视为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产业。响鼓当用重锤,赵志军博士作为生物和食品领域的专家,是南平市围绕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进科技特派员团队的重要领头人。

像赵志军博士这样来自前沿科研机构的科技特派员,在南平市并非少数。近年来,南平市坚持“高位嫁接、人才下沉”的总体思路,通过高端“引”、机关“派”、基层“培”、社会“聘”并举的方式,先后对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30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引进高层次科特派2000多人次,构建了上有高校院所专家、中有企事业专技人员、下有乡土人才的“宝塔型”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由基层提出需求,市县主动认领,省里统筹安排,这是我们搭建的‘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强化供需对接,为高校与科研院所提供了更多服务农民、经济实体的着力点。”南平市科技局科特派办李丽介绍道,如今已有陈坚院士、胡培松院士等多个高尖精团队作为科特派在南平服务,有效破解了“企业找不到专家、成果找不到转化”的难题。

在素有“福建粮仓”之称的浦城县,得益于科技特派员的指导,闽越山水米业负责人钟安森对于发展水稻种植越来越有信心。他向南平市科技局申报引入4位指定农科院专家已有4年,帮助他的再生稻亩年产量突破1000公斤,比传统栽培增产20%以上,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早年的科特派是政府直接派驻,服务模式也比较单一,而现在双向选择已成常态,科技特派员涉及的行业也更广了。”钟安森告诉记者,科特派不仅帮助他成功种植出了颜色不一的“彩色稻田”,还为他以此开展文旅项目提供了不少建议,这多亏了团队中不同专业背景的科技特派员发挥的作用。

目前,南平市除选派选认1181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个人科技特派员外,还选派134个省级团队科特派、7个法人科特派,并首创选认500名乡土科特派推广员、13名县级科技特派员团长和142名科技特派员联络员。通过“引”与“培”结合、团队与个人结合、工农业技术与经管文旅结合、管理和服务结合,一批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梯队正在形成。

“为打造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升级版,近年来南平发布了全省首个科特派服务标准,并引入‘揭榜挂帅’机制,加快产业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南平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怎么更好地“派”,是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机制的关键,新时期的科特派工作将向上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抓研发,向下衔接县乡村农技人员抓推广,使科技服务与基层需求深度契合。

“接二连三”,服务增成效

夏日炎炎,走进顺昌县国有林场,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高大的杉木成群连片、直插云霄,朦胧的雾气缭绕其间,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3月,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在南平正式启动。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为碳汇交易提供测量基础。顺昌县国有林场便是该项目的参与单位。

“南平是该项目全国唯一一个开展综合业务化运行和应用示范城市,项目将填补国内外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建设空白。”工信部挂职干部、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明月告诉记者,“项目正式实施后,还能带动工业软件、数字化信息等相关新兴产业落地南平,并助推当地企业绿色转型。”

这个项目的落地是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由单一农业技术服务向宽领域、全要素和全产业链综合性服务转变,促进生产、加工、检测、流通、销售科技含量提升的典型案例。

顺昌县国有林场党总支书记、科技特派员赵刚源表示,依托这种机制创新,顺昌县杉木产业正在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

近年在育种科特派的努力下,顺昌县突破杉木无性快繁与规模化繁殖技术,推广良种林60多万亩,与普通林分对比为林农增收20多亿元;林业经营科特派着力创新林业碳汇交易模式,使当地“森林生态银行”及“碳汇+”创新项目荣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中国林科院的科特派先后帮助当地林产加工企业获得10项相关专利……

如今,南平已经形成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在岗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包含了全市所有的建制村和“武夷品牌”“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以茶产业为例,今年便选派225名科技特派员、117个团队,覆盖了种质培育、生态种植、智能加工、品牌运营等茶产业全链条技术需求。

“如果不是科技金融服务的及时纾困,这项创新技术就要夭折于襁褓之中了。”近日,省重点项目——南平市荣华山合成革DMF回收集中处理循环利用项目如期封顶,谈及去年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入的600万元资金,项目负责人张钦胜颇为感动。

原来,张钦胜的公司2014年初开始与华东理工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合作,建设国内首套使用常温萃取法替代高温精馏回收DMF的制革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不仅能年处理合成革工艺废水108万吨,工艺上也更加节能。但由于资金短缺,在工业化生产装置试验的后期阶段陷入停滞状态,这笔资金解了项目推进的燃眉之急。

“金融活水”是产业链延长、繁荣的重要保证。如今,南平的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不仅由农业向工业延伸,当地更是“接二连三”推出了“科特贷”“科特e贷”“科特派救助及研发费用损失保险”等金融产品,有效实现了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农业保险、农业担保、科技项目、风险投资“五增信”,支农再贷款、绿色金融双降本。

近年来,南平市除市、县两级每年安排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项目资金6200万元外,还通过推动政银担共同发力,由政府出资引导建立4000万元规模风险补偿资金池,放大放贷规模4亿元。2019年以来,南平市共放出8.42亿元科技特派员专项贷款。

“链”上教学,交流促提升

“这次来福建学到很多,希望未来在竹子加工方面引进更多新技术。”3月底,首次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培训班在南平市委党校顺利开班,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和林占熺、廖红、高允旺等我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为培训班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课程,各色乡音构成的热烈探讨声久久回荡在教学楼中……

据了解,该培训班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共同主办,来自国家重点帮扶县所在的西部10省(区、市)科技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各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共160余名学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分组讨论、成果推介等形式参与了此次培训。

“2019年,南平市依托市委党校建立了全国首个科技特派员学院,可同期容纳2000人以上的大规模培训,现有入库师资60多名,入库课程近百门。”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学院教师吴世娟告诉记者,借助这一实体,去年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省科技厅和南平市共建了“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南平)培训基地”,此次培训班便是基地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着眼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同样体现在历次科技特派员培训中。除了旨在发挥带头人作用,帮助国家重点帮扶县全县相关产业提升的科技特派团团长培训外,自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南平)培训基地建立以来,当地已成功举办了茶产业、食用菌产业、蜂产业等3期全国骨干科特派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骨干科技特派员参加了培训。

“授课专家带来的前沿成果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给接下来的科技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培训班上,宛晓春教授对白茶中新发现的EPSF类新成分老白茶酮的讲解,让我对其保健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刘梦莹是全国骨干科特派培训班的首批学员之一,从2017年开始服务建阳区漳墩小白茶产业,谈及培训收获,刘梦莹打开了话匣子。

“在分组讨论环节,本以为大家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陌生人,但说起服务的茶产业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刘梦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生物技术专业出身的“理工女”,与熟悉茶叶市场培育的专家的交流令她大开眼界。“原来茶饮也可以瞄准年轻人。门店的人流量有多少?怎样的体验才更酷?投资回报率如何计算?这些学问都值得细细探究。”

培训结束后,刘梦莹和几位专家一直保持着联系,近一年来,她开始探索漳墩小白茶的亲子(研学)茶旅线路,学习茶文化知识,动手制茶、点茶。“茶作为中国的特色饮料,希望能让孩子们了解喜欢它、主动弘扬茶文化。”刘梦莹说。

在培训中受到启发的不只科技特派员个人,该制度从南平走向全国后,演化出的全新产业带动模式,也借“链”上教学回到了南平。6月30日,我省老区苏区县首批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试点工作启动,试点县中近一半为闽北县市。借鉴国家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机制,推动科技要素资源在老区苏区县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与转化。

“科技特派员学院只是南平市沿着创新链开展培训的一个缩影,它好比创新的播种机,借由骨干科技特派员将科技送往田野大地。”李丽介绍说,近年来南平积极推动对科技特派员给予社会化服务,多个县市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协会、选认乡土科特派推广员,已累计完成产业链技术需求和成果对接3000多项。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