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守中前行——建瓯挑幡的活态传承之路
2023-09-19 09:43:25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
分享到:
|
建瓯挑幡艺术团在通仙门外的广场上表演。
民间艺人在芝山中心小学指导学生练习挑幡。
在原有演出中增加呼啦圈是近年来建瓯挑幡的一个创新。
芝山中心小学是建瓯最早开展挑幡技艺传承的学校。
祝石梁在搬运演出需要的道具。
核心提示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挑幡是闽北特有的民间绝活。相传,当年追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归来的建瓯籍将士将带回的军旗捆在竹竿上尽情挥舞,以此纪念英烈,后逐渐演变成建瓯挑幡习俗,流传至今已有340余年历史,有“华夏绝艺”的美称。
建瓯挑幡不但有它的历史内涵,而且在幡的制作工艺上也有独特的风格。所谓的“幡”,由一根10多米长、碗口粗、重10多公斤的大毛竹制成。幡杆、幡顶、幡幅、旗杆、幡箍、幡斗、幡旗七个部分组成了一根幡。人们根据挑幡的难易程度,定制长短不同的幡。1998年,建瓯制作的一根最重最长的幡,重达20.5公斤、长达10.2米。
建瓯挑幡具有文化娱乐与强身健体的双重功能,其多姿多彩的表演既展示力量,又体现技巧,表演时配以古典服饰和民间锣鼓音乐,豪放中不失典雅。
近日,记者走进千年古城建瓯,采访民间艺术团体、学校、政府部门,探究挑幡在时代的发展中如何实现活态传承,在坚守传统手艺中如何实现突围。
67岁的祝石梁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来到建瓯市体育中心,他的全部家当都寄存在体育馆夹层的储存间里。
台风将至,天气虽然凉爽,却有点晴雨难测。老祝忧心忡忡,不停地抬头看天,仿佛要参透天机,嘴里嘟囔着:“应该不会下雨吧。”穿着湖蓝色演出服的团员们已经三三两两骑着电动车,会集到了体育馆外,但是没人能给老祝明确的回答。
对于挑幡这种户外表演项目来说,变幻莫测的天气的确会让人左右为难。搬还是不搬?老祝有点纠结,前一天淅沥的雨让他心有余悸。
老祝是建瓯市挑幡艺术团的团长,也是当地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幡(建瓯挑幡)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团成立于2002年,是建瓯现有三个民间挑幡组织中最活跃的一个,团员们没有固定报酬,遇到演出才会临时集中。
既然人都到齐了,老祝最终决定“赌”一把。
看得见
演出的地点在通仙门——这座城市现存的四座古代城门之一。
通仙门面临松溪,脚踏千年,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古朴的城墙仿佛亘古就屹立在这里一样,墙面上早已布满了点点青苔。
挑幡表演的到来打破了通仙门的静谧。伴随着音乐,团员们依次登场,有的头顶长竿,有的肩挑脚踢,有的鼻托牙咬……偶尔有路人经过,只会让眼神飘过而不会稍作停留。对于他们来说,挑幡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既司空见惯,又形同陌路。
演到高潮处,在旁观战已久的祝石梁一个箭步来到队伍中央,用食指接过长幡。长幡在他的指尖如轮旋转,仿佛随时要冲破天际。
这是全团只有祝石梁能够拿捏的动作。在2012年编撰付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挑幡》一书中,这个绝招被他命名为“指擎定乾坤”。而挑幡的其他动作在书里也有了类似“肩扛南天松”“牙咬北海塔”“头顶一片天”“鼻托五岳巅”这些颇为任侠的名字。
“有些挑幡动作玩起来十分别扭,很难用语言表达。”因为没人开这方面的先河,祝石梁说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先是把挑幡动作统一取上名称,然后结合表演实践,对每个动作招式的要领进行归纳编写,反复修改。没有经费请人为挑幡动作画示范插图,就用照片拼凑代替”。
出书前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半路出家的祝石梁自己也纳闷为什么会如此痴迷,可能就像他在后记里写的:“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因为与建瓯挑幡有缘,所以才会用心去研究它,才肯想方设法去传承它,才愿花力气去弘扬它。”
尽管已经过去了十余年,祝石梁每每送书与人,总会细心地包上塑料袋。“挑幡是一项体力活,人老了自然就玩不动了,就是想通过这本书,给大家留一些可以参考的东西。”祝石梁说,希望挑幡被更多人看见。
从原来的9个动作,到现在的32个动作;从原来简单的挑幡,到现在结合彩带、呼啦圈,再配上音乐的演出;从原来日渐式微,到现在成为省内外不少节庆演出的常客,几十年来,建瓯挑幡在寻求自身突破中,不断冲出山门。
2011年12月,建瓯市挑幡艺术团表演的《建瓯挑幡——欢庆》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这是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在祝石梁看来,这标志着建瓯挑幡由街头杂耍向民间艺术精品的飞跃,“这是建瓯挑幡一代代民间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建瓯挑幡一直在突破”。
只是真要等到山花烂漫,建瓯挑幡已经跋涉了很长的时间,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相比拮据的经费、局促的场地,祝石梁最担心的是后继无人,“要有毅力、有贡献精神,还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练起来”。
每天上午6点半,艺术团都会在体育中心练习,祝石梁每场必到。“体育场那么多锻炼的人看着,就是没有人愿意过来。”祝石梁说,找到一个愿意练的,就像宝贝一样。
祝石梁说,自己的餐后血糖有点高,“但是每天上午还得练,随时都要准备上场”。
活下来
在演出的前一天下午,祝石梁就开始“摇人”。
接到祝石梁的电话时,王鸿锦还在武夷山打工,“团长说第二天有一场表演,正好手头的事情已经忙完,就答应了”。在这个以中老年女性为主的民间艺术团体中,1988年出生的王鸿锦算是一个“另类”。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到学校有教挑幡,就特别感兴趣。”王鸿锦读小学就开始练挑幡,不到两年工夫就成为当时学校少儿挑幡队的主力。
尽管王鸿锦依然说不清楚挑幡的乐趣在哪里,“反正喜欢玩,就去玩就是了。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一节课就专门练的,有时候周末也都在练”。但是说起这些,王鸿锦很开心,仿佛很多丢失的旧时光从记忆的缝隙里跳出来。
“后来,长大了,结婚了,有孩子了,就没有练了,只是功底还在。”作为三个小孩的父亲,王鸿锦肩上的担子可比挑幡要重得多。他和妻子没有固定工作,父母年迈住在乡下,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他经常要打双份工维持生计。
“我也很少早上去体育中心练习,反正有演出团长就打电话给我,我就赶回来了。”对于一场演出能赚到多少的误工费,王鸿锦并不在意,“团长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也不会去问这些。”
王鸿锦明白,从事这个行业不能养家糊口。“其实就是为了个人的爱好兴趣,说实话,拿着当饭吃真的不行。”但是,王鸿锦依然有所期待,去年,他被评为南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希望挑幡能转成专业,而不是在民间开展,这样的话,玩的年轻人应该也就多了”。
对于王鸿锦现在依然能够站上舞台,祝石梁早已心满意足。经他教过的练幡者数百人,学徒换了一拨又一拨,得意门生没几个,但总有一些人坚持了下来。
如今,祝石梁又遇到了一个——2006年出生的高中生董铭轩。整整五十岁的差距,也让祝石梁有种命中注定的感觉。
董铭轩是难得在初中阶段甚至高中还能来练习挑幡的孩子。“刚开始学习建瓯挑幡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最初是因为好玩、刺激。”在他的影响下,母亲赵定芬也加入了艺术团。
董铭轩1米75的个头,颇为健硕,祝石梁只要有机会,就会带上他出去演出,“他是一块好材料”。不过,明年,董铭轩即将踏入高三,挑幡让位给学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现实,而对于未来如何继续挑幡之路,董铭轩并不清楚。
王鸿锦说,自己的姐姐在小学也练过挑幡,“她大我两岁,应该是小学里最早一批练挑幡的人。现在生孩子养孩子,哪里会有空来玩”。
在家过完中元节后,王鸿锦又要离家打工。和挑幡相比,生活还要继续。
传下去
王鸿锦和姐姐第一次接触挑幡都是在建瓯管葡小学。
这是建瓯最早开展挑幡进校园的学校,时至今日,曾经的管葡小学在三个校区合并之后,已改名为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但是挑幡依然活跃。
张毅明今年1月才到芝山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时候就见过学校有开展挑幡活动”。据介绍,早在1997年,这所学校就邀请方振南等民间挑幡艺人传授技艺,并成立了少儿挑幡艺术团。
2000年,张家强就分配到学校任教,目前已经是芝山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学校利用延时服务每周开展三天挑幡训练。其实感兴趣的小孩挺多的,但是有的因为身体原因,有的因为不能坚持,再加上场地、器材受限,一个班也就二三十人。”不过,让张家强眼神黯淡的是,“走出小学校门之后,能再坚持下去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芝山中心小学的操场并不大,两百米的跑道里仅仅容下两个篮球场和一个羽毛球场,几个学生正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练习挑幡,边上则是另外一项建瓯传统名俗——伞技的兴趣班。“无论是挑幡还是伞技,都是有着鲜明地域特色,需要不断保护和继承的传统民俗文化。”张毅明认为,把两种技艺编排在一起,既是一种互补,也是一种创新。
操场一到课间就变得拥挤起来,虽然少年挑幡并不长,但是依然存在着风险,张毅明把目光投向了学校对面即将竣工的符山公园,“希望到时候能跟管理处达成协议”;去年,芝山中心小学还花2万多元定做了30套幡。“下一步还要考虑编制少儿挑幡的教程,在各个年段开展挑幡文化的普及,把挑幡全面融入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张毅明说,挑幡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坚持传承下去,打造成学校的文化品牌。
在建瓯,像芝山中心小学这样热衷于挑幡传承的学校依然是凤毛麟角。建瓯市文体旅局副局长龚冰表示,要解决挑幡传承人才短缺的问题,就要加大力度推动挑幡进校园的范围,“在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普遍性地开辟第二课堂,义务进行挑幡技艺的传承”。
除了人才之外,资金和场地同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通过政府搭建平台,通过挑幡演出对艺术团体进行资金扶持,同时计划在建设中的非遗传习所项目中划出一块区域,专门用于挑幡的传承。”龚冰说。
从2017年开始,建瓯就举办“建瓯挑幡‘幡王’争霸赛”,为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竞技的平台;扶持更多挑幡爱好者申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动挑幡技艺的传承;邀请省杂技团设计服装,根据建瓯民间特色谱写适合于挑幡表演的伴奏音乐,使挑幡由过去的自娱自乐随意表演上升到一个崭新的艺术水平……
千年建瓯正在焕新,对于建瓯挑幡来说,同样也是契机。
8月4日,建瓯挑幡艺术团在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一场演出。2021年以来,建瓯市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定位,策划生成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把古城保护与加快片区开发、提升城乡品质有机结合,作为赓续城市文脉、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
祝石梁觉得,以后的机会更多了。
演出结束了,大家围坐在树荫下,时间刚好是早上的8点半,并不会耽误接下来的活计。老祝拎着一大袋光饼穿过通仙门,吃完光饼,团员们又将各奔东西,打零工、带孙子、做家务……等待他们下一次演出的依然是老祝的电话,有时很快,有时很慢。
不远处,通仙门那厚重的墙体、凝重的颜色无一不透露出它沧桑而久远的故事。文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被实物定格在过去,却又通过人们的代际相传绵延至今,并在与时代的碰撞融合中被引向不同的路径。
通仙门的历史厚重感、光饼的人间烟火味在建瓯城里交织,孕育着这座城市的生机。
近年来,建瓯多渠道筹措资金,将挑幡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扶持建立挑幡表演团体;组织举办培训班,传授技艺,培养人才……如今,建瓯挑幡正在民间土壤里不断生根发芽,逐渐发展了一支拥有青壮年、老人、女子、少儿挑幡等多种形式的表演队伍。根植于闽北土地上的这一艺苑奇葩正在展现花繁叶茂的景象。
老祝说:“坚持到底吧。”话语平和,却有一颗昂扬的内核。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