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悦远来 才聚武夷——南平市人才工作综述
2023-12-05 09:05:3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人才”二字,寥寥数笔,却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近年来,南平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才聚武夷”行动计划,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为推动现代化南平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管人才 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一年前,南平市委举办2022年福建·南平“才聚武夷”人才峰会,来自国内的知名院士专家、省直单位领导、高校领导、优秀人才和在外乡贤齐聚南平,围绕“才聚武夷”,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话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新篇章。
如今,2023年福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暨碳计量人才峰会举办在即,南平再次以一座城的最高礼遇欢迎人才、致敬人才,将再现四海宾朋相约南平,八方智者汇聚闽北的盛况。
窥一斑而知全豹。举办高规格的人才峰会,精心搭建引智、引才、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充分彰显了南平市对强化人才工作的重视和对做好人才工作的笃行不怠。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绿色是南平天然的底色,生态是南平最大的优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地,要用好“人才”这一推动“两山”转化的重要创新要素,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抢占双碳、金融等绿色产业细分领域“制高点”,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党管人才是实施人才战略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人才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南平市始终把深化党管人才作为全市重中之重的工作,定期谋划部署,强化顶层设计,与全市发展中心工作全盘统筹、一体推进,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全力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步入“快车道”。
——明确目标定位。围绕打造“闽浙赣交界地的重要人才集聚区”的目标定位,创新实施“才聚武夷”行动计划“八大工程、四大计划”,并提出“两区三市五县”人才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坚持领导示范引领,市委主要领导批示、部署、协调解决涉及大学生就业创业、科特派、校地合作、人才房、人才驿站、政策宣传等人才问题27件,指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
——强化政策牵引。南平市落实《深化“才聚武夷”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若干措施》,推动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了23项涉及重点产业发展、教师和医生引进、人才住房保障等人才政策,推动市直部门修订完善储备人才、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专项资金等管理办法,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横向拓展的人才政策体系。
——落实工作保障。谋划筹建南平市人才科技集团,推进10个县(市、区)、26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本级三大产业园区新设立或调整优化人才工作机构。如,邵武市成立了人才工作专班、设立了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武夷山市组建了智荟人才发展有限公司;严格落实人才经费保障,市本级人才经费支出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长。
随着党管人才原则的落实落细,如今,“抓发展必抓人才”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各级党委纷纷想办法、拿实招,在优化政策、创新机制、改进方式、务实重效上狠下功夫,努力引进、培养、用好各方面优秀人才,形成了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平台赋能 打造聚才育才新品牌
今年5月,以“小竹子、大产业——以竹代塑,‘竹’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建瓯市开幕,国内知名院士专家、行业翘楚齐聚一堂,共话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
今年6月,以“发展高质量绿色资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3第四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在武夷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内精英共探新形势下资管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之路,共话资管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新之举;
今年10月,福建省“师带徒”引凤计划——南平人才项目“揭榜挂帅”(顺昌)赶集日活动在顺昌举办,顺昌县杉木、竹、菌菇、柑橘、茶、文创等产业领域的12个项目成功被各界专家揭榜并签约;
今年11月,生态资产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咨询会议在武夷山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深耕生态文明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武夷山下,探讨生态资产管理创新之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人才平台,就是事业舞台。
近年来,南平市深挖优势资源,以举办人才峰会为契机,积极拓展引人聚才平台,常态化举办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竹产业发展论坛、百年蔗发展论坛等,并发挥人才平台载体吸引科创项目、聚集高端人才的“强磁场”作用,汇聚高端智力,形成“1+1>2”的人才集聚效应,助力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2年福建·南平“才聚武夷”人才峰会举办以来,南平市与北大、清华等25所高校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深化与大院大所大校合作,推动校地领导互访52次,促成绿色产业、“双碳”目标、环带建设、医疗教育等领域校地合作项目323项,帮助技术攻坚452项,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南平的创新发展优势,产生经济效益超过百亿元。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只在某一点上“单兵独进”或依靠少数人、少数部门的重视和努力,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组合发力。
为此,市委人才办抓牵头,积极撬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市、区)人才工作主观能动性,创新开展“人才活动月”活动,围绕生态食品、林竹开发、乡村振兴、“三茶”统筹、数字信息、朱子文化、科技特派员等主题,集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对接交流项目和特色活动70场,并持续宣传报道活动开展情况,提升人才工作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南平市连续6年组团开展“人才·南平校园行”活动,探索在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武夷学院等高校建立青年人才联络站,聘请青年引才志愿者260名,打造校招“桥头堡”和引才“工作队”,有针对性地推动青年人才引进、企业招聘、科技创新交流、社会实践等项目合作。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市委人才办的“一指用力”,逐渐转变为多部门的“攥指成拳”,真正实现从“一轮明月”到“众星拱月”的攀升。
精准引才 形成人才集聚新高地
陈坚院士茶产业科特派专家工作站对武夷岩茶“岩骨花香”风味特征的解析及品质提升,促进岩茶的标准化产业推广;
蒋剑春院士生物质低碳制造科特派专家工作站通过源头创新,抢占林产工业产品领域技术制高点,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产工业创新中心,保持林产工业全国领先地位;
廖红教授碳汇生态茶园科特派专家工作站通过定量分析武夷茶区的碳足迹、评估茶园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制定有效的减排固碳措施,为实现绿色碳汇型生态茶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森林碳汇科特派专家工作站探索与地方合作的新形式,推动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人员参与地方项目,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平台;
……
近年来,南平市围绕绿色优势产业,依托大院大所大校共建产业研究院,首创13家重点产业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靶向”促进人才、项目、资金、平台等创新要素系统集成,成效显著。
这是南平市精准引才的一个缩影。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南平市坚持聚焦发展大局,走好“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之路,切实提高人才引进精准度、契合度。
聚焦全市重点产业人才,实施人才综合授信补助、重点龙头企业高级人才奖励金等产业人才政策,支持南孚、南铝、圣农等23家企业1995万元;全市新确认省、市高层次人才67人、279人;新增技能人才2.1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438人,技师、高级技师574人。
针对全市紧缺急需人才情况,招聘紧缺急需人才1209人,持续加大“双一流”人才引进,选拔引进20名党政储备人才、53名教育类和医疗类储备人才;南平一中、南平实验小学分别与福州一中、福州实验小学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南平市第一医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武夷山、建瓯等地引进一批“银龄”教师,浦城、松溪等地建立一批名医工作室。
在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同时,南平市聚焦青年大学生,夯实青年人才队伍: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专项行动,用好“才聚武夷”抖音直播间,观看流量超过600万人次;引导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相关案例入选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分层建立南平籍在外大学生人才库,摸底在外大学生约1.28万人,深入实施大学生“扬帆计划”,上岗人数1888人。
同时,运用好在京医务专家休假活动在南平市举办这一特色品牌,与知名医院、学校或者名师、名医开展常态化合作,更大力度柔性引进教育医疗专家团队,推动建立“师带徒”机制,培养一批留得下、带不走、有实力的本土人才;争取40名中直单位博士、省派科技服务团成员等到南平市挂职,有效发挥挂职干部人才作用,助力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全省唯一茶叶金融交易场所“福建武夷国际茶交易中心”落地南平。
真心留才 优化人才发展好生态
对人才的态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更彰显城市发展的高度。
“我来南平工作5年多了,南平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以及支持力度让我感触特别深。南平人才引进政策福利好、机制活,给了我们广阔的平台和施展空间,希望更多的青年才俊到这里发展。”南平市党政储备人才叶祖滔感慨地说。
201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学专业硕士叶祖滔来到南平工作。2023年春节前,入住武夷新区人才公寓的他笑着说:“南平给了像我这样的外地人一个温馨的家。”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政策和环境的竞争。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南平、扎根南平、深耕南平。近年来,南平市出台一系列突破性的招才引才政策,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凝聚人才,不断增强人才黏性,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抓政治引领,增强人才荣誉感。深化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累计走访企业、人才224次,帮助解决问题186个;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开展人才工作大调研活动,赴浙江、上海组织开展人才工作者培训班、高层次人才研修班,举办“青春思享荟”人才沙龙等20余场次;评选“双创之星”、“三支队伍”、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560余名。
——抓平台建设,增强人才成就感。积极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载体17家;建阳聚力打造建盏文创园、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青年数字经济创业园,邵武加快建设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福州大学化学科研(邵武)楼,顺昌投资建成7100平方米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光泽成立白羽肉鸡行业首家国际性研究院圣农研究院,政和组建白茶科技研究院,各地纷纷跟进构建科技“大平台”,为人才提供展示“大舞台”。
——抓信息建设,增强人才幸福感。开通“智汇武夷”服务平台,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套餐服务,上线“人策匹配机器人”,推动“政策找人”和“人岗双向适配”,已服务高校毕业生等上万人次;升级改造“南平人才网”平台,建成1.5万名求职者的人力资源库和1000多家规上重点企业岗位动态库;大力推动“才聚武夷”人才卡建设,配套景区游览、公共交通、人才酒店等服务。
——抓政策兑现,增强人才获得感。市本级受理办结人才安家补助、住房保障等各类申请4100余件,统筹发放给人才个人资金9400余万元,协调解决省、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转)学33人次;全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积极兑现全省首创的人才“奖励房”政策,落实人才奖励房240套,高标准装修武夷新区人才公寓180间;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出入境、就医等便捷渠道和服务,让人才更有感。
创新引领的南平,渴求人才;包容开放的南平,呼唤人才;精彩筑梦的南平,成就人才。
人才蔚,事业兴。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坚实脚步中,南平将继续勇立潮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深耕2.63万平方公里的发展沃土,把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奋力谱写“才聚武夷”新篇章。(卢国华)
相关阅读:
- [12-04] 南平:加快人才集聚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 [12-01] 南平市委办:坚持“三个加强”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12-01] 南平邮储:举普惠金融之笔 绘乡村振兴画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