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2024-06-05 08:55:1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初夏闽北多姿彩,雨后武夷更清新,近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和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先后表决通过了《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和《江西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这是全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省际协同立法,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此次《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的出台,让武夷山市人大代表、星村镇党委书记陈鹏飞充满期待。他认为,《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加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以下简称“环带”)建设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并在发展共享等方面做出规定,将让当地群众更好地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发展中获益。
陈鹏飞口中的“环带”,是南平市于2021年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划设,即在紧邻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外围,划出4252平方公里的“缓冲区”,涉及武夷山、建阳、光泽、邵武4个县(市、区)。设立“环带”这个“外圈”,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个“内圈”,通过圈内圈外协同联动,更好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国家公园“孤岛化”。
南平自加压力,创新推出“环带”建设,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具体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南平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省委省政府赋予南平定位目标的具体路径。
特别是近年来,南平市以列入福建省一市一试点专项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契机,将“环带”作为试验区先行启动建设,制定“环带”集成改革方案,持续探索圈内圈外协同联动机制、国家公园建设标准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优先发展茶、竹、水等特色生态产业,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以集成改革的具象化,从系统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探索有效路径。
生态是南平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南平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和底气,南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率先提出“四个全域”目标,探索实施林长“巡山交树”、河湖长“巡河交水”“生态体检”等机制,入选国家林草局2023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成效显著激励表扬名单和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名单。
“‘巡河交水’,是一种自主体检、自主监测,通过上下游联动解决‘我家门前一条河’的问题。”南平市河长办副主任何宏介绍。
2023年,南平市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创新,以南平境内的富屯溪流域和建溪流域为单元,建立两个跨区域跨流域协作区,由协作区内各县级河长按照下游至上游顺序,将巡河交水工作延伸至小流域、到乡镇(街道)、村,逐步实现乡乡交水、村村交水,构建起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联防联控、区域共治新格局。以“巡河交水”机制为牵引,推动全域共治,南平实现了全域主要流域国控断面Ⅱ类水质目标。
绿色是南平最鲜明的底色,立足“绿”的优势,做足“特”的文章,南平坚持绿色发展走新路,持续培优做强“五个一”等生态优势产业,系统梳理10条重点产业链,搭建“绿色产业创新平台”推动“四链融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绿色金融等改革创新,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也在南平落地生根。
提起“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福建福豆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马建修赞不绝口。原来,随着高端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制造更新换代,公司急需通过科技攻关开发出高纯超净、适用性强的含氟电子特气系列产品。但上哪才能找到合适的专家?正当马建修一筹莫展之际,他想到了“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于是提交了“含氟特气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需求,没想到,很快就对接到了福建师范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等高校的相关课题教授。
“有了专业的技术支持,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马建修说。通过对接科研院所资源,打通产学研合作与核心技术研发的关键环节,助力企业破解初创期技术难题,这是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之一。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平台已为全市竹、水、白羽肉鸡和氟新材料等8条产业链开展“产业体检”工作,共梳理出本地企业1616家、行业关键技术101项、本地人才1090人、行业投融资14.48亿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试点”中,南平聚焦民生改善创新的“4+N”全民健康网格化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村工程乡代建”模式获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乡镇“幸福里”社区养老模式列入全省第一批“三争”选树典型案例。
其中,乡镇“幸福里”社区试点项目截至今年一季度已建成12个,新增社区公寓312套,入住老人206人。松溪县花桥乡老人虞美满是乡镇“幸福里”社区的受益者之一,住进社区的她,生活日渐丰富,精神更加饱满,她说:“我原来住的是几十年的木头老房子,破破烂烂很不安全,而且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平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现在住到这里,有很多人聊天,生活条件也更好。”
原来,2023年南平市针对“空心村”、边远村的孤寡、独居、留守老年人生活、就医不便等问题,通过建设乡镇“幸福里”社区,探索农村老年人集中安置、自助互助的养老新模式,实现“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养老问题更为突出,乡镇‘幸福里’社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路径,可以说是乡居特色的颐养社区、自助互助的活力社区、优享服务的幸福社区,入住的老人们说,没想到政府会为他们做这样的事。”南平市民政局局长苏建旗介绍说。
试点建设中的南平,保护与发展交相辉映,生态与民生相得益彰,奏响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未来,南平将继续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执绿为笔,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郑金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