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发挥特色优势 让思政课有声有色
2024-06-11 18:04: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6月11日讯(通讯员 杨鸿)近日,福建省“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总结会暨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活动在厦门大学举行,武夷山市朱熹园获“行见八闽”大思政课实践研学示范点授牌。近年来,该市立足“大思政课”视野,发挥特色优势,守正创新,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路子。
武夷山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思政课资源宝库。在武夷山既可以看见美丽中国,又可以看见文化中国,武夷山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丰富滋养、注入源头活水。
他们立足以“绿色”润心树人。武夷山市结合打造251公里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将国家公园和“双世遗”的“珍珠”串联起来融入学校科普宣教活动,把思政课办在大自然中,推动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双向发力、内外联动,在场景化叙事、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近日,1040名福州长乐一中的学生到南平研学,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精心设计了为期5天的研学之旅。武夷山国家公园、晒布岩、一线天、武夷精舍……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让学生感叹,更让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今年“五一”期间,武夷山市开展千人研学游活动,师生们走进燕子窠生态茶园闻茶香、赏美景、悟思想,在润物细无声中品茶、品味、品人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武夷山组建以国家公园讲解员为主体的“福小宣·溪言习语”宣讲队,打造穿行在绿水青山间的“流动讲堂”,通过竹筏上流动式、互动式、情景化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厚植基层、深入人心,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听懂党的声音、记住最美武夷”。宣讲队组建以来,累计开展宣讲39万余次,服务310万余人。
以“古色”成风化人。武夷山文化遗存、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丰富多样,拥有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被称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是“朱子理学”摇篮,还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城市。武夷山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实施朱子文化“五进”工程,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后延时服务,编辑出版《武夷茶说》《走近朱熹》等校本教材,推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茶百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打造“闽越王城”线上展厅,用文物“发声”,让建筑“说话”,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武夷山还依托“五园”(朱熹园、燕子窠生态茶园、闽越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洋庄红色文化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打造“沉浸式”的思政课和探索“云上思政课”移动学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海亮集团,建设武夷山海亮研学教育营地,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推出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闽越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五条精品研学线路,寓学于游。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学生研学团328批2万余人。“开门”办思政,用好网络主渠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让启智润心的文化理论课与新媒体平台在云端上深入融合,持续拓展思政课广度和深度。开展“网络名人看武夷”活动,举办“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全网总传播量超10亿次。举办“网络书香、阅见美好”网络诵读活动,全网相关视频超4.7万条,播放量超800万次。
相关阅读:
- [05-31] 闽职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落户考亭书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