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慰失独之殇 让失独老人有尊严安享晚年(图)
孩子失而复得
给了父母第二次生命
■故事二
孩子失而复得
给了父母第二次生命
父亲:陈先生,57岁 母亲:黄女士,51岁
“大儿子现在要是活着,已经31岁了。”现在说起自己的大儿子,黄女士语气平和,但不经意间仍流露出些许悲伤。
20岁时,黄女士与丈夫陈先生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结了婚。甜蜜的小两口憧憬着今后的幸福生活,婚后第二年,儿子小亮(化名)呱呱坠地。
1988年,小亮7岁,不幸溺水身亡。“孩子在的时候,没过上好日子,跟我们一起受苦,就这么走了,太不值了。”过去日子苦,黄女士没日没夜赚钱养家,没时间照顾小亮,小亮年纪虽小,却很听话。黄女士觉得太对不住孩子。
为了填补内心的遗憾和痛苦,小亮走的那年年底,黄女士再次怀孕,第二年顺利生下了儿子小艺(化名)。
孩子的降生给这个原本阴沉悲伤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夫妻俩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
“小艺很小的时候曾从窗户上掉下来,差点出意外,那时我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小亮的死带给黄女士的伤痛还在延续,“我总是害怕这个孩子会再出什么不测”。
在父母的庇佑下,小艺平安读到初中毕业,18岁那年他选择去艺校学跳舞。
“亲眼看到他练舞这么苦,我心都快碎了。”因为爱护小艺,黄女士总劝他放弃,但小艺很坚强、肯吃苦,最终坚持下来,在学校里表现出色,这些让父母感到很欣慰。
陈先生下岗后,为了支持小艺跳舞,黄女士一天打三份工。“苦是非常苦,但有孩子在,再累也无所谓。”
如今夫妻俩的年纪渐渐大了,但生活却越过越有盼头。小艺已经毕业出来实习,黄女士最挂心的就是小艺今后的生活和发展。她希望小艺早点成家,老两口好有更多时间照顾下一代。
■心理分析
早报心理顾问团专家李萍妹指出,失独父母能否早日走出丧子之痛,同双亲与孩子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年龄越大,与父母相处越久感情也越深,自然创伤性越大。父母年龄不大,则有机会计划生育第二胎,填补内心的空缺,减轻孩子死亡带来的伤害。
“生第二胎的夫妇也并不能完全走出失子阴影,隐形的伤害还是存在的。”李萍妹说,尽管表面上看他们已经过着正常生活,但失去孩子的痛苦并未完全释怀。
■关怀方式
李萍妹建议,失独父母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应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理解他们的痛苦,而不是一味地用“不要哭了”、“不要再难过了”等空话进行安慰,剥夺他们发泄的权利。既然陈先生夫妇选择勇敢地走出悲伤,旁人就应尽量规避失子的话题,陪伴、支持他们乐观地面对生活。
生活总会遭遇一些意外,这也需要我们培养良好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有勇气面对不幸事情的发生,悲伤过后总是要再积极地回归生活。
- 2012-01-25独生子女夫妻们回谁家过年 两头跑或各回各家?
- 2012-01-14委员建议:建住院护理保险为独生子女家庭减负
- 2011-12-05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 又贵又累到底要不要
- 2011-11-25北京尚未放开夫妻单方系独生子女生二胎限制
- 2011-09-19北京:独生子女伤亡有补助 违生二胎不办居住证
- 2011-09-19独女意外死亡 父母索赔“独生子女死亡赔偿金”
- 2011-08-15解放军独生子女率不低于70% 潜在影响难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