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21年表彰476户教育世家 见证百年教育风云
1976—1999 教育复苏,走出国门看世界
【历史背景】
1976年,我国的教育事业重新焕发生机。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声 音
华侨大学、泉州幼儿师范学校、泉州师范专科学校、黎明职业大学……这些学校或复办或新创办,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 (杨翔翔)
【讲 述】
恢复高考 泉州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1977年起,高考制度终于恢复了,它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华夏大地;它就像一剂强心针,为饱受摧残的中国教育注入了活力。中国大地上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师重教的风气。
改革开放后,泉州教育事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有亲身经历的杨翔翔深有感触。他说,1978年,华侨大学、泉州幼儿师范学校、泉州师范专科学校等相继复办,1984年,黎明职业大学创办,当时泉州地面上就这么几所大中专院校,在校生不足几千人。后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在校生也不断增多。
泉州师院的陈金辉老师当时参与了泉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复办和政教系的创建。据其女陈婉玲讲述,当时缺资金、缺设备、缺人才……办学需要的东西几乎都没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父亲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因陋就简地把政教系创办起来了。在百废待兴的文科教育中,最为紧迫的是教材的建设和师资的培养。刚刚恢复的教育秩序尚未步入正轨,学校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系统性教材。为了编写教材,父亲经常伏案疾书到半夜。为培养青年教师,父亲给他们上示范课,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进修深造的机会。每逢周末,父亲经常会做些拿手好菜,邀请年轻教师们前来聚会,为他们驱走思乡的孤独,这些年轻人最终在学校安家落户,迅速成长为骨干。
出国深造 泉州教师与世界对话
随着留学教育的恢复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留学热潮再次掀起,一些优秀的教师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从1980年开始,杨翔翔教授曾多次赴德国、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讲学、考察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85年,时任华侨大学副校长的他由国家选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进修。不到一年时间,他便撰写并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1986年底回国后,他继续沿着这一方向研究并取得了杰出的成果。
“当时学术氛围很浓,学校非常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杨翔翔说。1998年,他应邀任黎明大学校长,开始了一场迈向新世纪的艰苦跋涉。当时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学校既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跨越性的提高,杨翔翔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带领全校师生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新区建设,逐年扩大办学规模。同时还根据职业大学的特点,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推行校企联姻、产学结合,强化能力培养。
庄铭贤、庄铭达回忆,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中小学校越来越多,教学设施越来越好,教师数量也越来越多,可以说是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待遇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评职称、晋升的制度也越来越好。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师生的情况,当时的领导干部都以身作则,深入教学第一线兼课。
- 2012-09-05泉州义务教育发展 今年将新增标准化学校290所
- 2012-09-04家长"陪读"多跟风不可取 专家:要先考虑利弊
- 2012-09-03学习道德模范 泉州中小学开展四大实践活动
- 2012-09-03农村学生大涌入 德化城关教育资源紧张期待破局
- 2012-09-03泉州中小学正式上课 启用新课标推行小片区管理
- 2012-09-01安全教育进校园 泉州400多名师生演练火中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