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寻求新突破打造和谐家园 民生品质在提升
包容共享,
打造更加和谐的家园
幸福是什么?在晋江人看来,幸福就是打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所有晋江人、“新晋江人”都能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美满。
12月6日,记者来到晋江梅岭街道竹树下社区管理中心,一块写着“外国人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指示牌吸引了记者眼光。工作人员林月虹告诉记者,这个中心,是竹树下社区专门为外国人提供签证登记、矛盾调解、语言翻译等服务的。
记者从晋江市委组织部获悉,像竹树下这样专业的社区管理中心,晋江全市还有数百个。这些遍布晋江城乡的社区(村务)管理中心,就近为广大市民、村民、外来工、外国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是晋江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剪影。
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事关百姓幸福生活,更与一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富裕起来了的晋江人意识到,如不及时创新社会管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外来人员融入难等问题,不仅有失公平,更会影响晋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晋江人开始积极探索。
2008年,成立全省首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常设机构——晋江市流动人口办;
2009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一体普惠型养老保险制度;
2011年,晋江在全省率先启动居住证制度,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后,可享受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22项市民待遇;
……
这些社会管理创新之举,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社会鸿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晋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鹭旭说,在设计社会保障制度之初,晋江就树立超前思维,坚决打破城乡二元管理模式,按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在新农合、新农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生育、工伤保险等方面,基本不存在城乡差别。可以说,在晋江同一片蓝天下,农民和市民待遇一致。
晋江有外来人口110万人,超过泉州外来人口总量1/2,人数超过了晋江本地户籍人口。在城乡一体化的同时,晋江还推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均等化,将保障网覆盖到百万外来人口。
2007年,晋江推出“不让一个外来工子女在晋江上不了学”的承诺和“服务流动人口15条”;实行流动人口子女“零门槛”入学……
刘思娜是湖北孝感人,从小在晋江长大。今年9月,她到了小学入学年龄,在晋江青阳务工十几年的父母十分发愁。得知刘思娜的情况,其租住房所在地的心养小学向她敞开了大门。
为破解外来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晋江市频频出台举措——加大投入,在扶持民办学校的同时,全市公办学校对所有外来工子女敞开大门,外来工子女和晋江本地生一样,均可就近入学。目前,晋江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30.25万人,外来工子女就达16.21万人,超过50%。外来工子女在评优评先、入队入团、社会实践、升学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
晋江还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欠薪保障调剂金和欠薪举报奖励等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网络,让百万“新晋江人”安居乐业。
晋江市市长刘文儒表示,这些年,虽然晋江市的民生保障、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与经济发展相比,还相对滞后,与群众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今后,晋江将按照“全市统筹、城乡一体”、“保障全覆盖、待遇均等化”的思路,确保财政投入优先用于民生项目和民生事业发展,坚持成果民享,全力提升民生品质,让生活在晋江的人更加幸福。
- 2012-12-17晋江博士协会今日成立 188人入会黄国英任会长
- 2012-12-17晋江培养发展企业出资人入党 扩大“两个覆盖”
- 2012-12-17创新不止抢占发展制高点 访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
- 2012-12-14晋江迎考“教育强市” 督导评估组查访基层
- 2012-12-14打造“5541”产业结构 晋江新一轮发展呼之欲出
- 2012-12-14大型主题宣讲采访活动走进晋江 宣传贯彻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