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粮企“榨干吃净”稻谷 深加工出14种副产品
“以1吨稻谷为例,首先进入剥壳车间,大约有62%左右的产品是优质粳米;12%左右的碎米、节米进入制糖车间,提炼成为淀粉糖;10%左右的油糠经萃取提纯可以成为稻米油;剩下的16%左右的谷壳被加工成‘饲料粗粮’,或进入发电车间,通过燃烧释放热能转化为电能,剩下的谷壳灰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活性炭、多晶硅。”
记者近日从业界了解到,在泉州本地,原本仅是将稻谷脱壳加工成大米的粮食加工行业,通过不断的研发探索和技术改造,整个产业链上可以产出四大类14种产品,正逐步建立一条产品多元化、附加值最大化的产业链延伸之路。
□本报记者 吕斯达
稻壳成肉猪的“五谷杂粮”
“原本作为废弃物的稻壳,经过粉碎,制作成粗纤维食材,加工成猪饲料。”金穗米业董事长林建全告诉记者,稻壳经过加工可以成为商品肉猪的“五谷杂粮”,是吃惯了精饲料的圈养肉猪增加肠蠕动、实现排便通畅的不可少之物,不仅使稻壳资源物尽其用,同时还解决了废弃稻壳产生甲烷的“黄色污染”难题。
“用纯稻壳燃烧发电,延伸出更多的产业链条,也成为企业突出重围的新式武器。”林建全告诉记者,稻壳还是很好的热能燃料,2吨稻壳可代替1吨原煤用以燃烧发电。目前,其设在安徽合肥的分厂“稻壳燃料热电联产项目”已经开始运转,接下来还将用稻壳灰生产水玻璃、白炭黑、活性炭、多晶硅等产品,变废为宝,开发出更多的谷物副产品。
泉州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稻壳中含40%的粗纤维、20%左右的五碳糖聚合物以及少量粗蛋白、粗脂肪等有机化合物,用稻壳生产饲料,是废物利用的重要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边角料”提炼稻米油
“稻米加工中产生的大量米糠,在过去总是被作为边角料,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经过技术创新,上马新的榨油项目,将米糠用以提炼稻米油,既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又合理利用了资源,还促进了环保。”林建全告诉记者,稻米油是大米加工行业由传统农业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高技术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的标志性产品。
“正常情况下,200斤稻谷提炼3两油,稻米油是附加值很高的谷物加工副产品。”业内人士林琮霖告诉记者,稻米油富含人体所需的谷维素、维生素E等物质,可以降低人体血清中胆固醇浓度,在欧美国家是备受青睐的健康食品。
“通过提取稻米油实现稻谷加工无废料、无污染、全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收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红利。”泉州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本地加工产出的稻谷米糠都用来替代大豆花生榨油,每年至少可为国家节约用以种植油料作物的耕地100万亩以上。
“一般来说,要生产2000吨大米,会产生150吨碎米和150吨米糠以及不等的其他副产品。碎米可以制成淀粉糖,米糠可以制成米糠油,前景都极其广阔。”国家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林亲录表示。
- 2012-12-20泉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铁皮石斛种植方兴未艾
- 2012-12-20对症开方助脱贫 泉州市科技局挂钩扶贫出成效
- 2012-12-19种苗卖到原产地 铁皮石斛组培苗供不应求订单多
- 2012-12-14防“仿冒鸡” 德化黑鸡戴上“脚环”可自证身份
- 2012-12-11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开始申报 泉州获15个推荐名额
- 2012-12-07泉州成功引进特色品种 冬天也有本地龙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