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推行“一事一议”搞建设 议出美丽乡村
东南网-福建日报2月8日讯(记者 王永珍)春节前夕,永春县东平镇文峰新村第一次“亮了”——投资20多万元安装的56盏路灯,令60多幢刚统一外装修成“闽南红”的别墅更显妖娆。
“去年建了排污管网,今年又做了亮化工程,我们真成了‘飞来’的美丽乡村啦!”村民黄耀基高兴地对记者说,“村民出点钱,政府给补贴,一事一议政策让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资金,专门用于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程序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文峰村原来在远离镇区13.5公里、海拔700多米的山上,居住环境较为恶劣。2007年底,通过“造福工程”实施整村迁移,180多户村民被安置到了交通便利的桃溪江畔。
居住条件好了,但配套设施没跟上,村里没路灯,晚上黑乎乎的,村民进出不便;家庭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屋外,污水横流,夏天更是空气恶劣、蚊蝇滋生。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优先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事。可两件事都很急,先做哪件?
去年初,村里召开村民大会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门前的桃溪是永春的母亲河,污水处理不仅关系到村民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关系到下游晋江、泉州人民的用水。这件事最急!
去年8月,村民筹资筹劳计7.68万元,财政补助约29.22万元,先完成了新村排污、排水项目。
“公共环卫设施、绿化美化的大环境建设,已成为我省许多地方农民迫切需要并愿意共同筹资筹劳来办的急事。”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我省试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4年来,至2012年底,各级财政共投入奖补资金20.69亿元,带动农民筹资筹劳计46.96亿元,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22462个,受益人口4000多万人次。一大批各级财政资金难以覆盖、农民群众想建而无力建设的村内道路、饮用水工程、公共活动场所等项目建成,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效疏通了农村经济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弥补了农村公益事业投入的空白,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显现农民需求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的特点,如村道建设,2010年占全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70%,2012年减少到50%。
安溪县蓬莱镇鹤前村有片茶园在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清水岩下,由于建园时标准低,耕种方式不合理,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而今,这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将建成生态茶园的精品工程。1637亩茶园坡改梯,还种上黄花菜固土;前面有埂、后面有沟,防止水土流失;行道树、柿子,夏遮阴,冬落叶肥土。
“我们地处外安溪,地力条件差,加上水土流失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去年内安溪茶青一斤20元,我们这里只有6元。生态茶园改造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会流失,茶叶品质可提高2个等级,收入可增加30%。这种既增加收入又保护生态的大事,我们自己出点钱也要做。”村民刘伟文说。
长泰县岩溪镇上蔡村,结合县里“田园风光、生态之城”总体规划,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平台,整合新农村建设等各项支农项目,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打造出显山、露水、秀村、融绿的美丽乡村,仅绿化就投入150万元。
我省农民一事一议项目的新选择,近日引起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部门的关注。据了解,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提高政府财政奖补资金占整个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比重,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美丽乡村、水土保持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 2013-02-07“五大战役”助力永春大发展 绿色产业风生水起
- 2013-02-04村财怎么花村民审后算 永春云台村创新新模式
- 2013-02-04永春160万元慰问困难群众 送去慰问金及年货
- 2013-02-04永春启动“美丽乡村游” 组织游客考察线路
- 2013-02-01永春“五无村”的幸福蜕变 村民收入由少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