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绿色产业转移 胡萝卜种植业在泉州“落地生根”
本报讯 (记者 吕斯达)“种植面积46898亩,从业人员超万人,年产量20万吨以上,年产值超6亿元,其中年直接或间接出口胡萝卜超过5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作为传统的鞋服产业基地,晋江的农业生产并不短板,在胡萝卜这一“大单品”的推动之下,该市目前已成为国内冬季胡萝卜最大出口基地。
出口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眼下正值胡萝卜采收期,在晋江深沪、内坑、安海等地,大量胡萝卜从田间采收出来。记者来到深沪镇运伙村绿泉农业开发公司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在生产线上分拣从田间采收回来的胡萝卜,而装进透明塑料袋待售的胡萝卜色泽光亮、个头均等。总经理王仲凯告诉记者,胡萝卜的收获季节从1月15日开始,可以延续到6月份,目前公司的胡萝卜出口数量稳定在每星期30个货柜左右,会一直持续到6月份。
“内坑镇共有33户种植面积6938亩,安海镇22户5975亩,东石镇69户13683亩,晋江市华兴发展有限公司2780亩,内坑同兴果蔬专业合作社1250亩”。晋江市农业局副局长尤连升手里摊开《晋江市胡萝卜种植面积汇总表》,语带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晋江共有232户农户种植胡萝卜,种植面积也达到了创纪录的46898亩。
“晋江已成为国内冬季胡萝卜最大出口基地,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产品主要输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来自检验检疫部门的统计数据,仅2013年1月,泉州共出口保鲜胡萝卜21批559吨,货值30万美元,同比增长320%、347%、538%,呈大幅增长态势。而2012年产季,泉州共检验出口胡萝卜4618吨、货值232万美元,其中出口日本3121吨。
“三头在外”的绿色产业
“胡萝卜在晋江的落地生根,其实是厦门同安、翔安两地的产业转移的结果”。尤连升告诉记者,厦门市的同安等地原有较好的胡萝卜种植基础,但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加上土地征迁等原因,在八九年前开始被引进到晋江的深沪、内坑、安海等地,并在几年内得以快速扩张。
“在这一波的转移潮流中,除了漳浦也形成了一个1万多亩的种植基地之外,最主要的外迁基地就是在晋江”,晋江市农业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林铮葵告诉记者,晋江的土地肥力并不高,耕地资源禀赋并不占有优势,但农业部门对于2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进行补贴,且专门对种植基地内的节水喷灌设施提供了三分之一的财政补助,这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相比传统产业低迷的出口形势,今年胡萝卜出口价格处于攀升之势,品相好的每吨价格在3600元左右,维持在近5年来的高位水平。”深沪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传统市场外,去年以来更增加了巴林、阿联酋等新兴市场,预计下一产季有望在俄罗斯、加拿大等高端市场崭露头角,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
除了作为产业基础的种植技术来源于厦门同安等地,销售市场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外地区,作为核心要素的种子资源“SK4-316”(坂田七寸)也全部由日本进口。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胡萝卜种植产业是一个“三头在外”的绿色产业。
- 2013-02-18泉州1月份出口保鲜胡萝卜21批559吨 增长超3倍
- 2013-02-18泉州今年农资综合补贴逾亿元 将尽快下放到农户
- 2013-02-05南安梅山乡村建起国标游泳馆 帮扶基层出实效
- 2013-02-04水清路平灯火明 泉港前黄镇小村踏上致富路(图)
- 2013-02-04外地果大量仿冒 永春芦柑如何保持“王者风范”?
- 2013-02-04泉州肉品信息可追溯系统 今年推广到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