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江区特色畲族山寨 打好田园“生态牌”
葡萄园可供人们采摘游玩,体验乡村野趣。 图为一处已经经营多年的乡村葡萄园。 (王图)
本报讯 (记者晏琴)长期受困于城市的喧嚣,淳朴清新的田园风光总是让人为之惊艳。小桥、流水、人家、老牛、古宅……在距离洛江区河市镇区14公里左右的畲族村落厝斗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生态就是厝斗最大的金字招牌。”为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两年前,被派到该村挂职的省通信管理局干部林诗镇,就与当地干部协力谋划打造一个少数民族特色山寨,借力“生态牌”,念活“农业经”。如今村落旧貌换了新颜,路宽了,环境更美了,也为农民增收打开广阔前景。三年时间,预计农民收入年增长率将高于10%,村财收入翻两番。
旧貌
环境好经济弱 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
驱车从河市镇区沿着约4.5米宽的水泥路前行,环绕着山路一路向北,大约半小时记者到达厝斗村,田园风光扑面而来。近处,路旁不知名的小桥下,潺潺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滩边青草依依,白鹭翩翩,几头黄牛悠闲地啃着青草;不远处,一排排古朴的青灰瓦房静静地站在山坡上,四周林木郁郁葱葱……“这些房子大多有上百年的历史。”村委会主任兰新忠告诉记者,厝斗村是少数民族畲族村,有300多年历史,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老房子仍保留至今。
不过记者注意到,一路上没见几个行人,村里特别安静。“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外出务工,留守村庄的多是老人,常住人口不到200多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远低于河市镇平均水平。主要种植水稻、地瓜、蔬菜以及麦冬、乙金等中草药,农产品基本自产自销,中草药经济效益不高。村财政收入每年仅3万元左右。”这样的“家底”令村民生活有些艰难。
相关新闻
- 2013-05-28确保安全度汛构建美丽乡村 泉州市领导南安调研
- 2013-05-23葡萄园里的“计划生育” 提高品质有“卖相”
- 2013-05-22连日大雨农田积水严重 农民涝灾地里寻良策
- 2013-05-20一杆毛竹做活山村增收文章 节水浇灌低产改造
- 2013-05-15测土配方技术显效益 按图巧施肥农田有营养
- 2013-05-15家禽市场销量大减 德化黑鸡推行“计划生育”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