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成果 泉州市舶司遗址 发现宋元明建筑遗存 属大型官方建筑 泉州市舶司遗址石碑 泉州市舶司遗址(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供图) 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汪勃以《泉州城的相地选址和重要建筑朝向与泉州南外宗正司、市舶司遗址的考古发掘》为题,讲解发布泉州南外宗正司、市舶司遗址的考古成果(南外宗正司的考古发掘成果,详见11月16日早报A03版)。 根据文献记载,“市舶提举司,在府治南水仙门内旧市舶务址”。1987年,厦门海关、泉州海关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泉州市舶司进行调查,《泉州海关史迹调查》文中提到泉州舶司库巷应是泉州市舶司仓库所在地。舶司库巷北即马坂巷,水门巷与马坂巷之间有一处较高的地方,即洪厝山,其实并不是山,而是有相当厚的明清瓦砾、陶瓷片堆积,很有可能泉州市舶司即设在洪厝山。 “泉州市舶司属于福建路,而不是泉州地方下辖的官衙,故而市舶司和市舶务或有可能在一处。”汪勃介绍,去年8月至9月,泉州城考古工作队在泉州竹街、水门巷以北,围绕洪厝山、马坂巷,纵跨该区域北部的八卦沟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在泉州电器厂过道、马坂巷29号门前的地表下2米-2.8米处发现了疑似夯土、砖铺面的迹象,同年10月开始了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发掘,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存在宋元时期的院落遗存。 考古人员发现该建筑遗存朝向使用了地盘正针乾亥缝线的方向,说明相关建筑的级别较高;铺砖地面、台基包边砌石等遗迹,说明此地的建筑遗存应当属于大型官方建筑。而“(监)造市舶亭蒲(寿)(庚)”文字砖的发现,则从文字层面佐证与市舶亭、清芬亭相关。 “推测八卦沟以南的马坂巷和水门巷为中心的区域,或即宋元泉州市舶司遗址之所在。”汪勃介绍,目前考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揭露出来的建筑遗存,可分为宋、元、明三期,各自角度不同而呈现规律变化,这说明其沿革是有准确测量并且成体系的,而这个体系的存在,也是考古论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