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楼颇具闽南华侨建筑特色 “骑楼的红砖立柱仍留存着。”蔡耀豪(左)与蔡耀祖(右)讲述洋楼的故事。 本报讯 (记者陈灵 文/图)古城西街究史巷旁有一座两层高的“四连体骑楼式”洋楼,颇具闽南华侨建筑特色,历经岁月的洗礼仍魅力不减,吸引不少游客拍照留念。这栋楼的建造者蔡光来是菲律宾华侨,近日,其孙92岁的蔡耀豪、89岁的蔡耀祖向记者讲述这栋近百岁洋楼背后的故事,“物质的东西不知何时消逝,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则是永恒的。”他们说。 从钟楼向西步行至究史巷,即可看到这座洋楼。一层走廊已被改作店铺,仍可见支撑阳台的红砖立柱。二层4个阳台呈西式风格,洋气的窗户形状、雕花与闽南红砖相映成趣。各阳台上方的屋顶上仅一处“里传芳”题字保留,其他三处字迹已难辨别。“这是‘肖里传芳’。”正当两位老人回忆上述题字时,住在洋楼对面的庄老伯给了提示,“我1940年出生,从小在西街长大,印象深刻。”他说,另外三组分别是“青阳衍派”“飞来别墅”“清平小筑”,题字上方还雕刻有展翅雄鹰,可惜也已模糊不清。“当时这种骑楼式的番仔楼很少,一到雨天,行人纷纷到阳台下避雨。” “洋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当年,如果从古城钟楼漫步至西门城脚,除了开元寺的东西塔、西古楼以及西街礼拜堂外,整条西街的临街建筑基本是一层的砖瓦厝宅,西街头这座洋楼就显得有点‘鹤立鸡群’,给古城西街增添了一道侨建洋楼的景色。当时的西街人称呼这座楼‘天来伯的番仔楼’。”蔡耀豪近日在其祖父诞辰150周年之际写下一篇《耄耋之孙怀祖》,追忆祖父。其祖父名为蔡光来,为何被称为“天来伯”?蔡耀豪介绍,祖父于1871年生于泉州古城北门外双阳山下肖厝村,年轻时家境贫穷,为了生计,他忍痛告别家人,漂洋过海到菲律宾马尼拉做劳工。历尽千辛万苦,奋斗打拼了几十年后,祖父成为一家鼎锅厂的老板,“祖父思念家乡,当他积蓄了一定的财富后,萌发归国返乡建家立业的念头。他将名字‘光来’改为‘天来’,即顺应天意而来,蕴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含义。” 蔡耀祖说,因出身贫苦,归国后祖父不忘本,乐善好施,常赈济贫苦,也积极资助亲友出洋谋生。父亲蔡钦成从小耳濡目染,传承了祖父的爱国爱乡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亦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还曾被日军拘留审问,险遭迫害。后来,他们在菲律宾的工厂遭日军炸毁,家道中落,忧伤成疾的祖父于1943年在泉病逝。 蔡耀祖和大哥小时候在菲律宾生活,于1941年回国。作为第三代华侨,他们也不断教育子孙,要传承、发扬华侨“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精神。“祖国在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奋斗和新时代的发展,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祖父所建洋楼也见证了泉州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蔡耀豪感慨,新中国成立后,家族子孙有幸乘改革开放之风,各尽所能、奋发打拼,如今安居乐业,已成为拥有200多人口的大家族。随着泉州古城保护提升项目的推进,部分街巷已重焕生机,他也期待古老的西街以及祖父留下的洋楼能得以保护修缮,留下记忆和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