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福建日报看泉州 > 正文

泉州湾畔,“稀客”常来!

2022-05-20 10:25:4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湾畔,频见珍稀鸟类

“邻居今天刚刚在晋江东石海边捡到一只不会飞的鸟,问如何救助处理?”18日下午,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晋江救助站救助员肖鹏程接到朋友的求助电话。经过鉴定,此鸟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比大熊猫还少的极危物种勺嘴鹬。

肖鹏程第一时间驱车将勺嘴鹬接到晋江救助站,检测其翅膀及身体等是否有问题。经检查,这只勺嘴鹬状态良好没有受伤,只是身体较为疲惫,后来在15公里外的勺嘴鹬经常觅食区域予以放飞。

勺嘴鹬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仅有数百只。这是福建省首次救助到勺嘴鹬。专家推测,这只勺嘴鹬可能是从广东湛江等越冬地飞行1000多公里到达泉州,连续飞行加上近期持续大雨觅食困难,到达晋江的停歇地时过于疲惫,暂时停歇。

这不是泉州第一次发现勺嘴鹬。“泉州第一次观测到勺嘴鹬是2018年,当时是在围头湾。”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说,此后连续4年都在围头湾观测到勺嘴鹬。从去年10月开始,还有会员连续6个月春秋两季都监测到同一只勺嘴鹬在围头湾越冬,并且数量从2只逐渐增加至8只,刷新了勺嘴鹬在泉州的数量和停留时长纪录。泉州围头湾不仅是勺嘴鹬的停歇地,更成为其越冬地。

吴轲朝说,此次救助的这只勺嘴鹬给泉州带来两项新数据。一是新增了东石一处勺嘴鹬的停歇地和觅食处,给接下来的勺嘴鹬研究保育及其数量种群记录多了一处研究地。二是更新了勺嘴鹬在泉州的最晚过境时间。据悉,近三年来,勺嘴鹬在泉州停留的最迟记录到的时间是4月中旬。

不只勺嘴鹬,近年来,到泉州栖息、越冬、停歇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

在晋江,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纷至“打卡”:有“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自2019年起已连续4年现身围头湾;自2018年起,每年都观测到国家濒危候鸟遗鸥及勺嘴鹬结伴到围头湾海滩越冬;去年12月9日,在晋江南岸生态公园首次监测到“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停歇芦苇丛中;近几日,晋江九十九溪的一片藕田里迎来了“鸟中大熊猫”彩鹮;“新朋友”黄胸鹀也前来晋江“做客”。

在石狮,2020年11月,素有“鸟类活化石”之称的白鹤现身石狮湿地公园,结束了“白鹤不入闽”的历史;今年5月,上百只被称为“中国最美小鸟”之一的栗喉蜂虎到峡谷旅游路一带筑巢“安家”。

蓝蓝泉州湾,天然湿地中,不断发现大凤头燕鸥、大杓鹬、白腰杓鹬、黑腹紫水鸡、栗苇鳽、硫磺鹀、黑头鹀等珍稀鸟类新品种。

……

截至今年5月,泉州市共记录有鸟类13目61科329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59%。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21种、二级保护野生鸟类76种。“近三年,泉州观测发现新增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鸟类就有25种之多。”吴轲朝说。

生态修复,营造“鸟类天堂”

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做客”泉州,得益于泉州近年来大力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建设,同时多维度加强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与科普宣传教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保护见成效。

湿地是“地球之肾”,更是鸟类赖以栖息的“家园”。泉州依山傍海,不仅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还有人工湿地,总面积达96171.67公顷。泉州大陆海岸线541公里,目前,建有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惠安崇武国家级海洋公园。由于湿地环境典型独特,沼泽滩涂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泉州已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重要生长栖息之地,尤其是珍稀濒危水鸟的重要越冬、繁殖、迁徙和停栖地。每年到泉州越冬水鸟数量超过数十万只。

19日,在位于桃花山脚下的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心,主任李意敏照例到视频监控室查看湿地的实时情况。“我们在河口湿地沿线布设了36个视频探头,可以实时查看湿地的情况。”李意敏介绍说,中心还与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泉州湾湿地红树林资源状况及遗传进化规律研究等10余项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相关的科研监测项目研究合作,并与福建林科院协作建立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站。

泉州大力推进湿地生态提质。2003年9月,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总面积7065.3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有湿地、红树林、珍稀鸟类、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受益于多年的“退草还湿”,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已有10000亩红树林,成为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人工连片种植红树林。

作为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泉州湾河口湿地先后入列“福建重要湿地”“中国重要湿地”“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泉州湾河口湿地地理位置独特,处于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珍稀候鸟的重要越冬地和繁殖地。随着植被的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逐渐改善,中华白海豚、黑脸琵鹭、白鹤等珍稀濒危动物出现在泉州湾的频率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据统计,每年都有三四万只鸟类到泉州湾河口湿地栖息、觅食、越冬,保护区的鸟类已达20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有黄嘴白鹭、黑脸琵鹭、卷羽鹈鹕、黑嘴鸥、小青脚鹬、黑鹳、白鹤、青头潜鸭8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有小天鹅、岩鹭、白腰杓鹬、花脸鸭、白胸翡翠等24种。

生态修复,泉州快马加鞭。近年来,泉州市先后实施了泉州湾洛阳江河口和晋江河口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晋江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海岸带环境整治工程、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一系列湿地保护项目。去年,泉州湾河口湿地的“蓝色海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其中,互花米草整治5026亩,红树林生态修复2912亩,鸟类栖息地修复374亩。

泉州市林业局局长郑进锡表示,目前,正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保护好湿地资源、红树林资源,做到水清树绿景美,让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林晓燕)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