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就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询问—— 把脉问诊助力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文旅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省委将文旅经济列入“四大经济”之一。紧抓全省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机遇,泉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优势,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力推动文旅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十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文旅招商、文旅夜经济、高端文旅住宿、“体育+文旅”等热点先后抛出问题。问者一针见血、直击要害,答者坦诚直言、实事求是,整个过程既体现对工作的严格监督,又提出了中肯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题询问还增加了现场测评环节——由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应询部门现场作答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现场公布测评结果。本报就社会各界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摘录。 西街夜市 (陈英杰 摄) 关键词 文旅产业基金 构建“1+N”百亿母子基金集群 文旅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省委“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支持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的意见”均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年初市人代会上,部分市人大代表提出成立文旅产业发展战略母基金、促进文旅经济发展的建议。近一年来,我市文旅产业基金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就此发问。 “今年9月,在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泉州文旅集团与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泉州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母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认缴规模20亿元。”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母基金将围绕泉州文旅产业生态链布局设立特色子基金,形成“1+N”模式,构建规模超百亿元的母子基金集群,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拟设立的子基金包含:数字文旅人工智能基金、影视娱乐基金、数字文创基金、新消费基金、资产并购基金等。 该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市文旅集团将联合各县(市、区)和社会资本,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设立不同子基金,以子基金的形式来共同开发建设我市的一些文旅产业项目,最大化发挥资源聚合效应。据悉,当前市文旅集团谋划推进包括海上歌剧院、悦榕酒店、泉州中侨罐头厂、融创冰雪世界、永春温泉小镇等一批合作项目。 关键词 盘活利用低效用地 更新模式为文旅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泉州“世遗之城”名气的打响和来泉游客的剧增,对文旅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以我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为契机,为文旅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询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回答,今年以来,该局抓住泉州作为全国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结合“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启动操作性较强的古城详细规划,将古城国有资产的住宿类项目统一纳入规划,完成了古城区域内及周边精品酒店住宿的研究和古城交通接驳体系的规划研究。 “我们将分几个批次,强力推进资产盘活和一批高端轻奢酒店、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建设。”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紧接着详述了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推进情况,现有市属国企古城及周边国有资产改造住宿类项目17宗、共13.28万平方米,改造完成后,预计可新增客房2339间、床位3294个,其中五建总部大楼、中侨集团办公大楼两个新纳入项目年内完成腾空。在打造高端酒店项目方面,已成功引入澳门金龙集团打造星级酒店,安腾集团旗下奢华精品酒店品牌行馆系列打造精品度假酒店,洲际酒店集团合作运营智选假日酒店。 该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更新模式,针对不同人群的设施需求、居住空间特征以及个性化出行,打造具有特色的古城生活圈。以龙头山片区作为古城低效用地试点,充分发掘历史文化特质和价值,促进片区功能提升及宜居环境的改造,逐步建立泉州特色的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更新机制。 关键词 夜间文旅经济 全域联动打造“古城+”跨界融合产品 游客驻留时间短,一直是我市旅游发展短板。今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我市过夜游首次达25%以上,过夜游客收入29.47亿元,占假期旅游总收入的59.9%,实现了新的突破。“将采取哪些措施持续有效满足游客逛夜市、品美食、看演出等夜间消费需求?”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问。 “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推出‘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在‘双节’期间实现了一个突破。”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将全市各县(市、区)联动起来,推出包括艺术展览、民俗表演、非遗体验、夜景工程、音乐会、啤酒节等多项主题活动,实现非遗、演艺、美食等“跨界融合”,取得较好的引流效果。其中,市属五大集团的商演引流吸引了30多万游客,实现票房收入近200万。 “让游客在泉州过夜,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该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继续通过全域联动的模式,结合泉州特色推出定制游、沉浸式体验、高端研学等系列产品,提前谋划元旦、春节、元宵等节庆活动。同时,发挥古城“龙头”作用,一方面,以古城为核心“聚流”,策划推出“非遗进古城”个十百工程,通过在古城建立一个非遗分馆、引进30个以上省级非遗传承人、引进百个以上非遗项目进驻古城,让游客在古城可体验感受更多互动活动;另一方面,发挥古城“引流”作用,打造“古城+安永德三地生态旅游”、“古城+滨海游”、“古城+国潮工业旅游”等不同主题精品线路,让住下来的游客有更多体验。 关键词 “体育+文旅”融合 以赛事经济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村超”“村BA”火爆出圈,全面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泉州既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又是全国首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具有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和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如何发挥体育赛事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发问。 “去年我市出台的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体育旅游;市‘十四五’体育产业规划也明确扩建大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加强‘体育+’融合发展。”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泉州几乎周周有赛事,以7月份为例,晋江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东南赛区)活动,仅一周时间就吸引了30余万观众到场观看。结合赛事举办,当地在周边策划了夜市、大排档、农产品销售、旅游线路推广等活动,有力打响了泉州体育旅游品牌。此外,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全国电子竞技大赛、CBA联赛、晋江马拉松等赛事的相继举办,吸引了一大批参赛选手、观众来泉打卡。 “当前我市体育旅游发展仍停留在赛事上。”该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充分利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深化赛事体系,科学谋划赛事项目,带动全面健身热潮,把体育活动流量转化为体育消费的增量,有力助推体育旅游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据悉,第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期间,市体育局将从“体育+旅游”“体育+侨台文化交流”“体育+夜间经济”“体育+乡村振兴”“体育+展会”等五个板块入手,策划推出近50场体育品牌活动,持续推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 聚焦询问“后半篇”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 聚焦“后半篇”,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强化跟踪监督,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打破常规、勇于担当,加快盘活利用国有资产,引进培育高端文旅业态,补短板、强优势,发挥古城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力度推进“文旅+”等融合发展,不断释放世遗品牌效应,为泉州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梳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意见建议,围绕“打造全国最具烟火气的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树品牌、拼千亿、提能级,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优化配套服务,提升旅游品质,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推动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泉州晚报记者 颜雅婷 通讯员 郑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