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土地“价值链” 泉州把土地要素保障,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潜在动能,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腾挪更多空间。 一方面,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对租赁园区产业用房的入园企业,给予入驻第一年租金全额减免;对入园企业购置新设备,给予投资额20%补助;对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进高端设备1000万元以上的,最高补助500万元;支持园区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单个项目最高补助200万元。 另一方面,泉州用好国务院赋予的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制定完善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积极探索新型产业社区规划建设标准,今年拟推动盘活城镇低效用地不少于2万亩,带动项目周边约5万亩建设用地开发,实现投资超1000亿元。 打造公平“法治链” 泉州把公平竞争和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最大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在行政执法上,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实施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去年来已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近8000万元,让执法行为更有温度。在市场保障上,对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再收取投标保证金。在企业护航上,加大力度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歧视性规定,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企业及企业家的负面影响;海丝中央法务区泉州片区已新入驻律师事务所40家,就近提供法律服务。在投资机遇上,梳理推出一批向社会公开推介、适合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行的项目,全力推动民间资本“敢投”“会投”“放心投”,力争2024年民间投资增幅保持全省首位。 优化升级“服务链” 泉州把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大后盾,践行亲清政商关系,针对不同经济周期、不同企业需求,与企业保持常态化互动。坚持“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一线”的理念,用好市县领导挂钩联系民企工作机制,用活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走基层等政企互动方式,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企业诉求接待处”,想方设法把企业难办的事办成,用“干部敢为”带动“民企敢闯”。 比如,泉州做强“政策找企”平台,实现“简单接入、自动匹配、便捷申报、快速兑现、直达企业”,去年泉州全市已线上直达兑现惠企资金超53亿元,今年“政策找企”平台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 夯实筑牢“人才链” 泉州把民营企业引才育才,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生力量,持续深耕人才“港湾计划”和“涌泉”行动。 在人才引进方面,全面升级各类人才补贴力度,比如对民营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硕士、全日制“双一流”本科生、普通本科生,分别提供10万元、5万元、2万元和1万元生活补贴。在创业支持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由市属国企组建的天使投资基金、创投基金优先给予股权投资,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社会资本跟进投资。在用工保障方面,对引工大使给予每年最多5万元奖励;对参加外地招聘的企业,给予每家企业省外5000元、省内2000元的一次性劳务合作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