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马骑飞鸽都不该是高校教授的常态
www.fjnet.cn 2011-11-04 15:52 丁开华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 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 ,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中国青年报》) 富开宝马穷骑飞鸽,不愧是中国大学教授苦乐不均的最真实写照。看着住学校福利房、用老款手机、骑28式自 行车接孩子上下学的寒酸教授,我们确实心痛。但看着那些在市区有几处房产,甚至还专门在北京购房,开豪车出入,却只将1/3精力用于教学的富教授们,我们或许更心寒。 不是说高校教授们就一定要甘于清贫。因为,过于为衣食住行等生计发愁,必然无法完全投入于学术研究。而且,知识的价值如果在私家车日渐普及的今天,还只能以一辆自行车来体现,那无疑是种极大的讽刺。但对知识的尊重,绝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天天声色犬马,开着豪车周旋于商界,谁能相信这些所谓的教授能真正静下心来醉心于科研。这样的状态只会让学术蒙上太多庸俗和功利色彩,那即使它能换来再多物质享受,也是毫无精神内涵的。 还记得当初袁隆平买车的新闻出来时,众多网友力挺,“仇富不仇袁隆平”,说明对知识和财富的关系,很多人心里都有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不仅仅基于袁隆平的财富来得正当、透明,甚至也不仅仅基于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而更在于,一个教授,一个学术研究者,他从事这一行的目的,到底是在这个领域内,用毕生所学和研究,为公众、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然后作为一种回报,社会给予他大量财富,还是他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在于用自己的学术资源,为个人谋取更大私利。 为什么有人鄙夷地称一些富教授为“学霸”和“学混”,就在于这样一些人顶着原本神圣的高校教授名号,却在对财富毫无节制地追求中,迷失了自我,丝毫没有对学术和教育的敬畏之心。这些人的富裕,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的不是知识的价值和一个社会尊重知识的程序,相反暴露出的是社会对财富的推崇,已经污染到原本应该清净和圣洁的知识净土。因而,这也不是知识之幸,而是学术之耻。 开宝马和骑飞鸽,都不该成为高校教授的常态。这其中需要调整的,不仅有社会对知识的态度,更有一些学术研究者对学术和财富的态度。这早已不是一个提倡“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的时代,但每一行还有每一行需要遵守的职业准则和操守。如果说教授们用所学投身商界还有其正当性,那将教学、科研和经商的主次颠倒,则是种对教授职业的亵渎,而利用科研项目和课题经费牟利,则更涉嫌贪腐。这背后,更是国家和社会大量科研经费被滥用和浪费的现实。 就像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公众的收入和生存状态应该呈“橄榄型”分布一样,大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也不该是像身兼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所说的“金字塔”。须知,职业的光鲜不仅在于从业者的外在,更在于社会、公众发自内心的尊重,那现在,开宝马的教授们能坦荡地宣称,自己得到了这样的尊重,并配得起这样的尊重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4]帮“穷教授”们涨涨工资吧
- [ 11-04]教授下跪以求竟打动不了官员的铁石心肠?
- [ 11-02]柳传志PK中欧教授 谁有理?
- [ 09-16]教授实名举报岂能是个人私事
- [ 08-30]北大没必要为“桃色”教授护短
- [ 08-24]"北大教授与高中生情人"不仅是两个人的悲剧
- [ 08-24]乱性教授何时从北大下课?
- [ 08-24]被化名的“北大教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