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等待,《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在4月18日晚开播。第一集《脚步》播出之后,不少观众都认为《舌尖2》主人公的命运更加牵动人心,这种味道从舌尖弹跳到心脏,“不流口水流眼泪”。当然,有些“吃货”对于这样的讲述还是感到不过瘾。(4月20日,新华网) 无论是攀爬40米大树为弟弟获取蜂蜜的白马占堆,用双手与机械竞赛的麦客马万全,还是盼望父母归家的苗族女孩李建英,在他们与食物发生关联的背后,其实都饱含着质朴的情感。这就是《舌尖2》的宝贵之处,把中国人对于食物的认知延伸到情感层面上,着重于去表现食物背后的乡愁与变迁,赋予了这样意义的食物更具有动人的力量。 看似平常的一日三餐,实际也在伴随着人们的脚步而快速变化。对于故乡的味道,就是闽南人说的“古早味”,中国人一贯保持着对它的痴迷与热爱,即使远隔千里,也会因为这些熟悉的味道牵起乡愁,萌发思念。所以,味道本身就不是种单纯的味觉体验,它很容易深入心中,唤起人们的心灵记忆。 介绍美食的纪录片数不胜数,而真正能够引起广泛影响的却鲜有几部。可以说《舌尖》的成功不单单在于其将食材转换成为菜肴的过程叙述得多细致,画面拍摄得多漂亮,它的精妙之处还多是在于把食物背后的主人公,作为记录主体融入到食物制作过程当中,从而平添几分人文色彩。而《舌尖2》的拍摄,将这种人文色彩做了深层次的挖掘,正如《脚步》分集导演李勇所说:“《舌尖》不是一个单纯的美食节目,美食是我们的出发点,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最终还是想透过美食看中国,看中国人的情感。” 变化中的中国,人们得到了更多的效率与财富,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不少情感与怀念。《舌尖2》其实就在通过食物味道这一角度来呈现这种变化,读懂这种味道,其实也就能看懂中国,味道背后的情感更值得细细品味。 大幕只拉开了一个缝,《舌尖2》还有七集。的确,每周一集的节奏看起来有些拖沓,但如此“奢侈”的空闲倒也给足了观众回味的时间。情感和味道一样,需要沉淀,需要酝酿,历久而弥香。 |
相关阅读:
- [ 04-21]舌尖上的中国还是中国人?
- [ 03-31]“食药警察”离“舌尖安全”有多远
- [ 01-30]舌尖上的乡愁 心尖上的幸福
- [ 01-30]舌尖上的乡愁,吃出来的亲切感
- [ 01-28]管住舌尖腐败也是保护公务员
- [ 01-21]用监管照亮“舌尖腐败”的盲区
- [ 12-26]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先要管好农药
- [ 08-27]“舌尖上的招商”,是典型的奢靡之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