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消费者的预付卡 都不是好卡
2017-12-22 17:21: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预付卡成“闹心卡” 原因何在 从现象上分析,餐饮、美发、美容、健身、超市等行业发放预付卡,都有让利于消费者的巨大诱惑。消费者愿意办预付卡,有的是发卡方已经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已经接受认可了其优质的服务、丰富的商品、便捷的消费方式。预付卡“充得多送得多”、“充多少送多少”等优惠,让不少消费者觉得划算。可是,部分发卡方诚信缺失,或在其他地方有类似圈钱的做法,也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有规矩才成方圆,有治理才有公平。预付卡没规矩,出了事不治理只会越来越乱,靠行业自律难以拨乱反正。目前,仍有不少预付卡游离于法规监管之外,发卡时悄无声息,出现问题时无法负责,让监管部门十分为难。[详细] 加大监管力度 预付卡需要有“道”治理 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预付卡之所以风行,就在于其双赢的消费模式:消费者通过预付式消费可以额外获得经营者给予的特别优惠,减少现钞使用,便利支付;经营者则能在较短时间内回笼货款,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成本。这一消费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消费。因此,对于预付卡的治理,不能违背这一原则。这是预付卡专项整治行动必须遵守的底线,也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预付卡专项整治行动的难度。 预付卡整治困难重重,监管部门不能束手无策。监管的经验表明“预付卡发行主体的资质合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预付卡能否安全使用”。所以,实行预付卡监管备案制是可行的方法之一。采用预付卡模式的商家必须在监管部门备案,并且在卡片上或在店铺显著处,对符合规定的购买、充值、使用、退卡、挂失、转让的方式进行明示。对不进行备案和明示的企业商家开展预付卡的业务,予以重罚。 建议把对预付卡的监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企业、商家的所有人和主要负责人应对预付卡消费负责,一旦出现变相融资、非法集资,卷款“跑路”等现象,可以纳入企业、公民信用体系“黑名单”,成为企业、个人的污点,受到限制。[详细] |
相关阅读:
- [ 11-23]“商业预付卡”乱象亟待规范
- [ 11-06]“隐形餐卡”蕴含了浓浓温情
- [ 10-27]河道有了“病历卡”还需严守三道关
- [ 10-13]押金变年卡应保障用户知情权
- [ 08-15]预付卡乱象多,监管不能打瞌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