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济南市政府的办公楼在网络上一夜暴红,这座名为龙奥大厦的政府大楼,被网上盛传是“全世界仅次于五角大楼的第二大单体建筑,建筑面积达37万平米,里面的走廊周长为1公里,内部装饰豪华,有40余部电梯,光电话和电脑信息点插座就有45000个。可奇怪的是在网传其造价高达40亿的同时却有官员称。

据2011年济南市的财政年报显示,该市当年的财政收入是325.42亿元,那么建成40亿“身价”的政府办公楼就花掉了全市年收入的12.3%。对天价办公楼,群众批判声音一边倒,相关官员给出“建龙奥大厦没用这么多钱”、“没有花政府的一分钱”的解释,恐怕也不能服众。

对于“没用这么多钱”的回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就在前几天江汉区城管局人员对网传百万豪华公厕也给出类似解释。然而不同的是济南市相关人员对天价办公楼的造价只是“点到即止”,没有给出官方造价金额。在这里广大群众不免追问,没用那么多钱到底是用了多少?不到40亿的范围如此广泛,颇让人“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如此“暧昧”回应实在苍白无力。

而“没有花政府的一分钱”的解释听起来就理直气壮的多。把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市里的房产处置后置换的政府办公楼“没花政府一个分钱”,似乎造价在高也与他人无关。但就算换置房产能换得40亿,这样的巨款也不能肆意建造天价办公楼。济南市有多少低保、五保贫困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有多少师资不够的学校等待投资,又有多少发展项目急需资金扶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天价办公楼无论花没花政府的钱都建造的不妥。

“没花那么多钱”和“没花政府一分钱”都不能成为建造天价办公楼的借口。身为公职人员应当践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如此建楼只顾自己安逸实在于理不合。楼已盖,多说无益,最后希望济南市“入楼”干部能够克己奉公,勤勉向上,不辜负如此好的办公条件,其他地区要引以为戒,切莫“重蹈覆辙”。

济南市新政府大楼龙奥大厦被网传37万平米,造价高达40亿元,并被称为世界仅次于五角大楼的“第二大单体建筑”。这成了舆论中政府形象的新危机。

济南市连日来做了大量艰苦的说明,比如大厦的建造费用全部来自政府各部门过去办公楼的置换,所谓40亿元包括了大厦周围地区的整体拆迁和改造,而且建这座大厦的目的是为了政府集中办公,方便群众,等等。但是大厦豪华恢弘的照片在网上一放,它带来的负面感受总能压倒政府方面的正面解释。

根本原因是民心在变。人们不接受这样的政府大楼,它的外表与公众对政府奢华作风的印象或者想象对上了号,而舆论要求政府朝着谦卑急转弯,济南市政府大厦传递的却是另一种信息。它很适合网上舆论拿来出气。

豪华的政府大厦当然不只在济南有,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大厦都是最漂亮、最有气势的之一。其实骂济南市政府大楼的也大多是济南市以外的人,这里面包含了各地一些人对政府豪华大楼的不满。

中国各地政府造漂亮大楼大多发生在过去几年间,当时没有微博,平民主义远不如今天发达,对政府以及政府大楼的认识同今天也都有区别。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大楼就应是突出高大的,包括有高高的台阶,这样能“震住”民间的各种“骚动”,保地方平安。

微博沉重打击了“官员们的气焰”,迫使再大的官都要在舆论面前“低头”。如今舆论在“趁胜追击”,把现实生活中一些流行的东西拿到互联网上示众。结果毫无悬念,从很多政府官员的言行到他们办公的大楼,引来互联网上一声声质疑和嘲讽。

互联网的追究都是有道理的,它们形成的压力一定会倒逼政府改变工作作风,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是中国改革带来的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当舆论出现上述“转向”的时候,济南市的各种解释都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样的解释如果太多,反而会“越描越黑”。

然而我们不认为今后的政府大楼真的都应该盖得低矮,样式平庸。事实上,全世界“留下来”的也都大多是公共建筑。从教堂到市政厅、国会大厦,构成了各国精品建筑的很大一部分。

历史上的这些建筑是不需要理由的,但在今天却需要民众认同的合理性。一个城市如果都是小民房和写字楼,缺少能经得起时光冲刷的公共建筑将很可惜,但是每一个大型公共建筑都应征求当地纳税人的意见,如果纳税人们开绿灯,它们就能建,否则它们就该停下来。

拿济南的例子说,如果市政府在建大楼之前向全市人民说明,新的大楼很漂亮,但不花财政的一分钱,它能带来市民办事的诸多好处,还能增加济南市容的新亮点,那么只要市民同意了,互联网上就掀不起什么波澜。

由于政府搬迁通常会造成周围地价的升降,涉及到公众利益,征求意见肯定是很麻烦的事。但这就是中国走进民主时代必须付的成本,拒绝这些成本的高效今后将难以为继。

政府的工作作风显然有问题,济南市政府大楼也显然与这个问题有瓜葛。否则新的政治局为何要谈改变工作作风?但作风又不是这座政府大楼问题的全部。希望政府从舆论的质疑中得到它应有的触动,而民众也有必要历史地看中国各地的政府“豪华大楼”。其实那样的大楼里装的不仅是政府的问题,那里也往往是中国各地社会的真实微缩。

近日,济南市政府的办公楼一夜间暴得大名。这座名为龙奥大厦的政府大楼,被网上盛传是“建筑面积达37万平米,有40余部电梯,内部装饰豪华,造价高达40亿元。”据济南一位政府官员介绍,龙奥大厦属当地政府为集中办公而计划的工程之一,通过房产置换而来,没有花政府一分钱。

宏大且奢,政府大楼不能承受之重。其实,在龙奥大厦“中枪”之前,各地已多有类似先例。只是遗憾,那些被曝光、被质疑的“大楼”,竟未能转化成后来者的经验参照。在济南,决策者又误入了同一条河流,以至于“造价数十亿、全球第二大”的办公楼,宿命般遭遇围观与揣度……此轮风波,无非再次重申了公众的基本立场,也即公务开支当以必要为原则,公职者不加节制地自授福利,难有正当性可言。

一般意义上,公务办公楼建设只需以“实用性”为唯一考量。因为众所周知,公职机构是凭公众授权进行社会治理的,其并不应具备独立的利益意识。而建豪华办公楼一事,对优化“社会治理”基本毫无益处,却毋庸置疑会极大优化公务人员的工作体验。当诸如龙奥大厦等建筑拔地而起,当地政府机构的运作成本难免走高。而这,本当是需极力规避的现象。

面对质疑,济南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龙奥大厦是为集中办公,通过房产置换而来,没有花政府一分钱”。此言或许有理,却也不足以自证清白。至少记者调查发现,“各单位搬进龙奥大厦后,空置的原办公房屋仍由各部门自己掌握,公开出租出售的很少。”现实如斯,所谓“房产置换”又从何谈起?再者说,借“集中办公”之名,将全市事业单位笼统归于一处,也未必科学。常识是,职能机构各有定位,当与所辖业务主体相接。聚之一楼,效果存疑!

公众关注龙奥大厦,实则是关注公共财政的支配正义。当然,此事或许不若传言那般严重,知情人也说“40亿投资,包括整个奥体片区的拆迁、整理等费用”、“37万平方米面积,是把旁边信访楼和民警大楼计算进来了”。然而,即便剥离误解、澄清真相,龙奥大厦的高调和张扬,仍无可避免地持续撩拨着公众神经。这种弥漫着的“不信任情绪”,不论是源于大家的“第一感”还是“朴素判断”,终究不是空穴来风的虚忧。

确知的是,包括办公楼建设,公务支出当践行自律、自制之道。若反其道而行,则难免被曝晒、质疑乃至追责。就此角度说,宏大且奢,已然是龙奥大厦的原罪。更遑论,在当事方的“模糊解释”与自己亲眼所见的震撼之间,公众有理由倾向后者,乃至据之发声。(相关报道见12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济南市政府办公楼一夜间暴得大名。这座名为龙奥大厦的政府大楼,被盛传是“全世界仅次于五角大楼的第二大单体建筑,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对此,济南市官员回应说,龙奥大厦的建造是为了集中办公,建造龙奥大厦“没有花政府的一分钱”,是把各职能部门在市里的房产处置后置换的。至于大楼工程是否存在腐败等问题,目前济南市委市政府正在展开调查。(12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所谓豪华政府办公楼,其实只有更豪华,没有最豪华。这些年来,被媒体和网友曝光的豪华政府办公楼可谓不胜枚举。在如今的都市,各类政府机构办公楼无疑都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建筑,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下,在一次又一次发文严禁下,一幢幢堪称豪华的政府办公楼拔地而起。在这当中,高达40亿元的造价,仅次于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单体建筑,让济南政府办公楼在公众的“审丑疲劳”中突显出来。

正因为很多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房产,于是就有了济南官员40亿的政府大楼“不花政府一分钱”的论调。因为在表面看来,似乎确实是这样:各单位的房产处置后,足有一大笔钱建设一个足够豪华的集中办公的政府大楼。然而据内部人士透露,济南市委所在房产属于济南军区,政府办公大楼属济南铁路局,济南市政府根本不拥有这两处产权,置换一说根本无从谈起。退一步说,就算济南市政府确有足够的自有房产用于置换,难道真的就是“不花政府一分钱”吗?

要知道,政府是不能直接创造哪怕一分钱财富的,它的每一分钱都只能是来自于纳税人;政府机构拥有的任何房产,都是纳税人的钱建起来的,现在将它们置换并新建大楼,花的仍旧是纳税人的钱,“不花政府一分钱”只能是自欺欺人。事实上,这些被置换的办公楼,其中很多原本就是严重的浪费。政府机构不该是一个商人,以商人倒腾房地产的逻辑来为豪华办公楼辩解,是很荒谬的。更何况,就算是集中办公,真有必要兴建如此豪华的办公楼吗?

打着便民的幌子,以集中办公的名义兴建豪华办公楼;可事实上,普通民众绝无随随便便进入该建筑的可能。豪华办公楼就是豪华办公楼,任何借口也不足以抵消其顶风而上的恶劣性质。如果当地政府真觉得心安理得一点问题没有,恰逢中央严禁新建办公楼时竣工的龙奥大厦,何以闲置封存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是的,相比每个机构每个部门都去各自建一幢大楼,建一个更豪华的办公楼集中办公,似乎还要节省一些;但是,在两种违规浪费中间比较谁更节省谁更可取,难道不是很荒诞吗?

要严禁豪华办公楼,光靠一个接一个发文件注定是没用的,关键是要建立制约监督机制。每一个政府部门在兴建办公楼之前,都要将本单位的现有办公条件、人员数量以及新建办公楼的人均面积、经费来源等情况提前对外公示;与此同时,应该严禁单位将自有房产私自出租牟利,而是应该将所有富余房产集体收回,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对于顶风兴建豪华办公楼的应该严厉查处;政府网站上也应该像公开领导班子一样公开办公楼情况,时刻接受社会监督。

12月11日多家媒体报道,济南龙奥大厦,位于济南经十东路奥体中心,建筑面积37万平米,造价40亿,里面走廊周长为1公里,有40多部电梯,光电话和电脑信息点插座就有45000个。龙奥大厦是全国最大的政府大楼,主要为济南市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办公场所。(新华网)

投资40亿建政府大楼,实属奢侈。“建筑面积37万平米”、“造价40亿”,地方政府投资“天价”建的政府大楼自己能住的安心吗?老百姓能安心吗?说政府是老百姓的政府,政府的钱是老百姓的钱,现在政府却把老百姓的血汗钱拿来自己“享受”了。政府建40亿政府大楼,最后买单的不是老百姓还会是谁呢?每到做慈善做公益事业的时候,地方财政老是“哭穷”,想方设法推脱这些看不见的工程,而到了做这些形象工程的时候,却变得如此大方阔气。地方政府奢侈的底气从何而来?恐怕还是来自老百姓的“口袋”。

政府大楼有多高、面积有多大,老百姓会恐怕也不太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政府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实事办好事,提供了多少服务。政府就应该把政府的钱还给老百姓,将老百姓的钱投入到更多的慈善和公益事业上,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比如改善群众的“上学难”,缓解群众的“就业难”,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等问题,这样政府的形象才不是仅仅依靠政府大楼的豪华来支撑,而是正真在群众心里树立起美好的形象。

相关评论:

“全运会指挥中心”怎么变身政府大楼 

 “看不见的政府”与看得见的大楼

民心在变,济南政府大楼丑美翻转

40亿建办公楼“不花政府一分钱”?

人民网的消息称,济南龙奥大厦,现为济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驻地,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造价40亿。网友吐槽称:龙奥大厦规模仅次五角大楼。

一个副省级城市,办公大楼单体建筑却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叫人难以想象。尽管这栋大楼入驻的机关、部门多,可谓一体化办公场所,但其巨大的体量仍然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一般人对权力部门的想象。

党政办公楼并非没有标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根据行政级别、编制定员设置了层层标准。依据标准,办公楼的规划、设计又需由上级政府或相应主管部门审批。标准、程序都有保证,奢华的形象从何而出?这里就得反思一下各种规避的手段。常见的手段是:虚报编制人员,组合办公,这是为了扩大办公面积;最彻底的做法,干脆是绕开审批环节。

为了杜绝奢华,国家规定可以更加严格,把标准定得更细致,但这是不是就有意义?如果财政环节缺乏有效制度约束,寻找以及翻新规避的手段,恐怕不成问题。当然,问题又不止于建楼、花费。办公大楼传递的权力形象乃至气象,人们是如何看待的,这是更根本的问题。

正是大楼形象超出一般人所能接受、认可的程度,大楼被认为是刺眼的存在,带来的是权力视觉上的冲击,难免有人会责怪,甚至调侃。不仅如此,奢华程度还在升格,纪录总在打破中,类似的新闻频繁出现,新闻的敏感度不曾降低,人们始终没有感到见怪不怪。龙奥大厦,以媲美五角大楼的气势打破了纪录,刷新了人们的印象。如果说对奢华还会形成一种默认,那么这种默认都在被打破。不断追加的视觉体验,让人们对权力奢华的承受底线不断下降。

奢华可能是纯粹办公的满足甚至享受所需,但也可能是有意制造的形象,用以巩固权力的气场。权力是抽象的,但负载于具体的实物而形象化。人们不会无端的敬畏具体某个官员,但会为他们的随从、队列、礼节、办公场所震慑住。这些因素的簇拥,造就了权力的气场,赋予权力特殊的感官体验,决定了权力与民众的亲疏关系。人们为何在意奢华的党政办公楼?除了不甚愉快的贪腐想象,也因为这种奢华让人敬而远之。

我们所见的这类办公大楼,又不是雅致、规整、精巧的奢华,这种奢华传统中国有,体现的是传统权力的王道之象,民主时代却不会有这些,当然更不需要这些。所见的这类大楼,最常见的仅仅只是粗俗的奢华,傻气的奢华,而且以模仿居多,气场虽足,却时有山寨之感,让人哭笑不得。这是怎样的权力形象?很难说不是霸气,甚至霸道。这种奢华挣脱于中央的三令五申,规避了国家标准,这种挣脱、规避本身就是一种霸蛮的作风,道德上就失去了合法性,人们看见大楼感觉到的可能还不是威严,而是压抑,甚至是荒诞,回应就以调侃居多。

党政办公大楼需要怎样的形象,这是个态度问题。标准、规定等等,只是划出了底线,却无法决定权力有何种态度。躬身为民,以善政亲民,那就该以简朴、端庄的形象展示于人。形象当然又只是很主观的评判,但在不在意这个,考验着权力的态度。

又一座豪华办公楼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济南市政府大楼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造价40亿元,里面的走廊周长为1公里,有40多部电梯,光电话和电脑信息点插座就有45000个。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单体建筑,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现为济南市委市政府驻地。(人民网12月11日)

尽管公众早已对各地屡见不鲜的豪华办公大楼习以为常,但这个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体量的地方政府大楼,还是让人震撼。毕竟,40亿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去年济南市的财政收入为325.42亿元。也就是说,这个造价高达40亿元的大家伙,花去了济南市一年财政收入的12%。花这么多钱造如此奢华的办公大楼,其预算和支出是否合理合法,不免让人质疑。

对于政府部门屡屡出现的豪华办公楼,公众已经接近于“审美疲劳”。去年两会期间,新华网曾刊出图文并茂的《国内豪华办公大楼大曝光》一文,由此掀起一场网友积极参与的“政府豪华办公楼随手拍”活动。在公众舆论如此关注、“风声”日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依然逆风而上,有模仿天安门的,有模仿美国白宫的,各种豪华的楼堂馆所如此轻易地不断粉墨登场,这其中的奥妙,确实值得玩味。

对此,有论者认为是权力美学在作怪。正如《权力与建筑》的作者迪耶·萨迪奇所言:“建筑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是个人宣扬身份的利器,是有雄心的城市向全世界宣扬自己的工具,是权力和财富的表达。”但问题是物极必反,被如此“权力美学”打造出的公共建筑,“固然可以炫耀权力和资本的存在,但却与公民的幸福风马牛不相及,相反它只能让普通民众望而生畏”。楼越盖越高越豪华,但与此成反比,公众与政府的心理距离却在逐步拉大。坊间如今对济南市龙奥大厦这个庞然大物质疑不满,就是明证。

权力美学作祟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归根结底,这源于一种缺乏节制的心理冲动和欲望。如果没有花钱的自由,任何权力美学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花巨资建设政府大楼,是需要公共财政预算的。理论上来讲,公共预算理应而且必须置于公众监督和控制之下。如果公众对诸如40亿之巨的花费,有及时的知情权,有权利进行监督,那这座豪华办公楼绝不会在公众的“不知不觉”中拔地而起。

有论者将财政预算不透明、不细化,对大量浪费的财政状况一无所知的情形命名为“看不见的政府”。正因为有“看不见的政府”,才导致看得见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豪华办公楼的层出不穷。可以说,正是“看不见的政府”造就了“看得见的大楼”。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豪华办公楼的层出不穷,最终还是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公共预算体制,让政府无论是花一分钱的小钱,还是花40亿元的巨款,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大摇大摆的豪华办公楼将逐渐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