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评论热词>>高考替考

【每一个替考团伙背后都有一条复杂的替考利益链。这条利益链涉及的环节可能包括考生相片采集、准考证制作、监考、考场巡视等,涉及的人员除了考生、家长之外,往往还有监考老师、地方官员等。】

7日,媒体曝光了一起跨越湖北和江西两省的高考替考事件。7日上午11时左右,网上出现“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在南昌参加高考”的报道。之后,南昌市教育考试院与警方采取行动,在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前对涉事考生李某某进行控制。经初步调查,李某某承认了替考行为。(相关报道见A7版)

昨天是2015年高考的第一天,高考首日便曝出替考丑闻,这不由让人感叹,今年的丑闻来得有点早。高考替考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去年高考结束后不久,央视曝光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充当“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替考。事件曝光后,在教育部督办下,河南省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另一起大规模替考事件发生在2008年,山东一替考团伙组织包括高中生在内的20多名学生,赴甘肃天水市集体冒名替考,后因一名考生在考试中写错了“自己”的名字而案发。

高考替考是一种严重的作弊行为,侵犯了广大考生的正当权益,破坏高考的公平和公正。对众多历经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而言,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而每一个代考“枪手”的得逞,就意味着其他考生正当录取机会的失去,也意味着这些考生的命运将被逆转。我国高考制度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其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仍是不可或缺。高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考替考事件,对我国的教育公平是一种严重的损害。

近年来,在高考“金榜题名”的利益诱惑下,考试作弊的花样不断翻新,随着各种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高考作弊呈现高科技化趋势。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了让高科技作弊产品无所遁形,许多省份推广使用金属探测仪。在河南洛阳,今年甚至启用了防作弊“神器”——价值几十万元无线电监测无人机,无人机可对考场周围的无线电电磁环境进行监控。各地不断加强对作弊器材销售及使用的打击力度,对考点周边环境的净化举措也越来越严厉,不法分子在考试现场利用器材实施作弊的难度加大。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人对相对原始的替考作弊方式,更为青睐。

高考替考不需要高科技的作弊器材,需要的是人脉。以昨天曝光的南昌替考事件为例,据媒体报道,涉事“枪手”持有具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证、准考证,而且相关证件信息还都被录入到了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的系统里。试想,如果没有可靠的人脉关系,这样的移花接木“好戏”怎能上演?以往的事实证明,每一个替考团伙背后都有一条复杂的替考利益链。这条利益链涉及的环节可能包括考生相片采集、准考证制作、监考、考场巡视等,涉及的人员除了考生、家长之外,往往还有监考老师、地方官员等。

高考替考严重破坏了高考公平,涉及地方贪腐链条。除此之外,因为只有有钱、有权人家的子弟才有本钱出高价雇人替考,这也让高考替考的社会影响更为恶劣。江西替考事件必须彻查,对事件中各个环节的失职渎职者、违法犯罪者必须严厉问责。同时还须看到,要想捍卫高考公平公正,惩处替考的法律缺位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对替考组织者往往处以刑罚,但对替考者最多是“开除学籍”,这种惩处相比高考替考的严重危害,显得过于软弱无力。加重对“枪手”及各环节参与者的处罚力度,应该是扎紧高考“篱笆”所需的必要举措。

【记者卧底参与高考舞弊,的确危害了“高考管理秩序”。但这种“危害”相当有限,还因为及时曝光避免了舞弊者被录取,也保障了公众知情权,这是比所谓现场秩序更高的法益。】

昨天是高考首日,一则新闻也引发了社会对媒体伦理的争论:有媒体派记者卧底一个高考替考组织,揭露出多名大学生到江西充当“枪手”替考的内幕。

记者进行卧底调查,甚至作为“枪手”进入高考考场的做法,是否合法?有人认为:为了所谓“揭黑”,就使用了违法手段,这有违程序正当要求;也有人认为,这是用“实质正义压倒了程序正义”。

在这里,得廓清几点情况:首先,参与卧底的记者已明确表示,卧底暗访行为之前是向警方报备的,并非一些人揣测的故意逞能。其次,虽然高考舞弊广受诟病,但依“罪刑法定”原则,中国现行法律并未将替考本身定为犯罪,替考一般按行政违法处理;而高考舞弊的组织者,一般按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进行刑事追究。

那记者卧底替考的行为,是否必然构成违法呢?刑法理论中有所谓“违法阻却性事由”的概念,它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违法阻却性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等。

“正当业务行为”,指虽然没有法律等直接规定,但在社会生活上被认为是正当的业务上的行为。而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医疗行为、律师的辩护、新闻报道、体育竞技4种类型,都是可以作为“正当业务行为”构成“违法阻却”的,即不构成犯罪的。虽然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记者报道是否,及如何适用“正当业务”说,还没有成熟的学说,但在司法实践中,之前那么多轰动一时的记者暗访,都没有进行司法追究,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刑事政策倾向于认同记者卧底调查。

其实,整个“违法阻却性事由”学说的背后,是“法益衡量说”。就是当不同法益冲突时,法律要优先保护那些更值得保护的法益。比如同样是生命权,法律应该优先保护正当防卫者的生命权。

而此次记者的卧底,虽然参与了高考舞弊的过程,的确危害了“高考管理秩序”,但这种“危害”相当有限,几乎没有受害者,它没有造成考场混乱,还因及时曝光揭出高考舞弊的黑洞,保障了公众知情权,也使教育、公安部门及时介入,打击了舞弊犯罪,也避免了舞弊者被不公地录取,提升了高考的社会公信,这个法益更大。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记者卧底调查都可以作为“正当业务行为”。排除其犯罪性的,不是因其“业务”而是因其“正当”。也即记者的采访应该是“正当的”,符合行业规范、公益原则,为了公众知情权等更大的法益,且没有突破“最小伤害”原则等。而在记者卧底替考事件中,涉事记者的行为从眼下看并无“非正当”之处,对其树起法律或道德大棒,未免有些想当然。

日前,南方都市记者卧底了一个高考替考组织,湖北个别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试图通过充当“枪手”牟利。6月7日上午,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6月7日南方都市报)

“上线”、“枪手”、“卧底”……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字眼,勾勒出一幅疯狂上演的高考谍战大戏。从提供真实照片、获取内部编号,到确定考试科目、补拍照片,再至领取备考资料、集结出发,“上线”指导、“枪手”配合、“卧底”呼应,倘若不是记者的及时“反水”,这场混迹在高考里的地下者们打响的是另一场无声的战役。

愤懑之余是惊诧,一则,去年发生的河南高考替考事件教训犹在耳边,组织者、替考者、被替考者及涉事公职人员都得到了严厉惩处。利益诱惑下的替考参与者突破底线,游弋在地下灰色地带,寄生于替考经济产业链,不惜以身试法牟取暴利。二则,一线的图片、一手的爆料,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在高考的日子里爆炸,引燃媒体轮番追逐的激情。卧底记者的奋不顾身、一线采编的深度曝光、身临其境的图文描绘,带来的除了事件本身的“轰炸”效应和公众的集体惊讶,更多的是对制度的拷问和程序的诘责。

必须承认,记者卧底带来的一手报道,意义非凡。一张图、一段文,都是声讨的檄文、公开的检举。我们敬畏记者忘我的专业精神,深入虎穴,将替考的组织与利益链条淋漓尽致地大白于公众视野,把非法参与者送入警方视线。同时,一个现实疑问亟待厘清:卧底的记者,到底有没有必要深入考场,坐到答题的座位上?

往好处想,卧底走进考场实为验证考试证件能否通过考场检测。不过,通过前期的查阅,记者已经在江西省考试院官网对“枪手”的“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后四位进行了验证,系统内发现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检合格表。这显然已经为“枪手”身份“正规化”提供了有力佐证,再加上考试现场对身份证件的肉眼甄别,卧底进入考场恐非难事,验证证件真假一说站不住脚。退一步说,即使是为验证真伪,其他“枪手”一样能提供一个准确的答案。

既非验证,难免令人生出疑惑,卧底非得实打实地坐在考场上,莫非为了新闻的“实战性”、报道的“连贯性”或是社会的“轰动性”?仔细阅读报道文字,最吸引眼球的或是这段文字:“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 6月7日发出的新闻,配合6月7日坐在考场内的答卷记者,一唱一喝,不轰动才怪。

理性地看,记者卧底暗访能够获取更多的核心信息,采访也更深入、更接近真相。卧底进入高考替考组织,掀开替考的神秘面纱,有利于教育部门正视问题,便于警方管理打击,擦亮公众视野。但当卧底记者堂而皇之走进高考考场,似乎已经踩到了法律的边界线,不是无味的攻讦,一旦进入考场,“帮凶”、“替考”之名恐难洗清,走入考场显然不是迫切的必要。对卧底记者而言,不妨止步考场,否则陷入两难境地,于己不公,于法不忍。

去年河南,今日江西,沦落的书生、攻陷的考场,这些不该成为高考篇章的凌乱插页,我们期待胜利的旗帜插上高考辉煌的山顶。不知道此时此刻,考场里的记者会不会如坐针毡,拿到高考试卷,答还是不答呢?

“高考替考一事,我们正在调查,一个小时之后会开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教育厅教育工委宣传部、厅社政处调研员、委厅新闻办主任曹云生今天下午13:00左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考试院主要领导目前都在指挥大厅坐镇指挥,接到举报后,教育厅立即部署南昌市教育考试院,联合南昌市警方开展调查核实,有关考生已经被警方控制。(人民网6月7日)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高考,今年又出现替考事件,这让国人不知说什么好。去年河南出现替考事件,今年又发生在江西。然而,令人感到吊诡的是,替考高校又是出现在湖北的个别高校。公众要问的是,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湖北个别高校替考已经形成一个利益链,值得深究。

替考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反复而又连续地发生,有关部门从以往事件中吸取了哪些教训?科技发展到今天,为什么连一个替考问题都解决不了?到底是不想为还是不能为?这次江西替考事件,要不是南都记者卧底,有关部门可能还会弹冠相庆,替考同样会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蒙混过关。

那么多监考人员和关口,为什么就发现不了和卡不住“替考大军”,之所以称之为“替考大军”是因为包括卧底记者在内,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在替考。由此可见,个别地方对考生身份的审核制度形成虚设。

“枪手”在一个地方频现,至少说明这些地方的高校没有吸取教训,同时反映我们对以往替考大学生的处理失之于宽。杜绝替考事件再次发生,既要在制度上查漏洞,也要在考生身份审核的硬件上搞“升级”,更要对涉及替考的违法人员严惩不贷。事实说明,只有高擎法律的利剑才能让那些胆大妄为者望而却步。

高考关口再次失守令人担忧。谁是幕后组织者,有关部门能否亡羊补牢更值得追问。江西替考事件背后还有哪些迷底,公众心中的问号能否拉直,期待有关部门给个说法。

【替考现象屡禁不绝和揭露之难,反映出打击高考舞弊立法的缺位和执法的乏力。虽然严刑峻法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对替考行为处罚过轻,无异于纵容违法犯罪。】

6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首场考试还在进行中,媒体就爆出猛料,称记者卧底半年多,打入一个跨省组织替考的团伙。最具冲击力的是,就在这篇报道发出之时,包括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

爆料够猛,主管部门的回应也很及时。江西教育部门通报,他们获知消息后迅速与警方采取行动,在首场考试结束前将一名涉事考生控制,其对替考行为供认不讳。与此同时,教育部、公安部都对此事表示高度重视,称坚决打击组织替考等各类违法行为。

在考生信息全部联网和防控手段如此先进的今天,还发生有组织的替考行为,令人震惊。鉴于高考的重要性,每出现一起替考舞弊,对高考公平和公信力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这则消息对社会的冲击力也是可以预见的。

经验告诉我们,有组织的替考行为,从伪造身份证件到考生信息上网,不是中介和考生家长可以独立实现的,一般都有公职人员参与配合,很难被揭露。而替考现象的屡禁不绝和揭露之难,也反映出打击高考舞弊立法的缺位和执法的乏力。与有组织替考的巨大社会危害相比,组织者和监管者所受处罚显然太过轻微。现在对组织参与替考者的处罚,并没有直接的法律规定,只能援引其他法律中的伪造证件、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罪名,而一些地方执法不严、大事化小,又很难形成震慑,再加上一旦替考成功的利益诱惑,往往使被替考者甘愿冒险一试。

如此一来就导致,对高考舞弊的打击力度和手段年年在加强,而有组织的替考行为却一直未断绝。近年来河南杞县和郸城、安徽砀山、陕西洋县,都曾爆出严重替考事件,最后通常是直接实施替考的社会人员被诉,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大多只受到组织处理,对被替考者也只是采取取消成绩、禁考一到三年等处罚。

更有甚者,有的人换个岗位继续当官,换个名字继续考试。

怎么破解呢?科场舞弊,在古代是重罪,甚至有人要上断头台的。虽然严刑峻法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对替考行为处罚过轻,无异于纵容违法犯罪。据报道,媒体暗访后选择报警,并得到了警方配合。我们希望,警方在查处替考者、组织者之外,还要查清是否有公职人员为替考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而在本案之外,如何让替考舞弊链条上的所有人都罪当其罚,让违法犯罪者付出的代价足以警示后来人,是更值得关注的课题。

【替考频发暴露出一些地方在防范高考替考上的麻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介入,通过分析归纳高考替考发生的原因,对于各地防范高考替考的制度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建立明确的责任制。】

日前,南都记者卧底了一个高考替考组织,湖北个别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试图通过充当“枪手”牟利。7日上午,包括卧底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记者调查发现,他们均持有由“上线”提供的具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证”、“准考证”,部分证件户籍地显示为山东。与此同时,记者证实这些证件信息已存于江西教育考试院系统,照片为“枪手”本人。南都记者已向当地警方报案。

7日中午江西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接到有人组织替考的举报后,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立即部署南昌市教育考试院,联合南昌市警方开展调查核实,有关考生已被警方控制。调查进展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对于这次替考事件,记者调查发现,肉眼识别身份证、准考证有漏洞,呼吁对监考老师发放识别设备,考场内机器验证。不过,这并非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有组织的替考,很有可能存在里应外合,不只是替考“上线”一个人在战斗,如果不找出教育考试系统中配合替考者,就是增加了识别、验证设备,也无法防止高考替考。

据报道,一名“枪手”组织成员最初介绍,“替考组织声称可以凭空造一个不存在的人的完整信息,包括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等。”其称,“上线”告诉他,由于系统内信息和“枪手”面孔、所出示证件一致,考场查不出来。众所周知,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的办理是十分严格的,为何这一组织却可轻松办出来?——这不是制造假身份证、假学籍,而是可以进入到教育系统中的真学籍、真身份。这无疑暴露出当地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必须严肃追查内鬼,深挖替考背后存在的利益链。

高考替考事件近几年频繁发生,去年高考期间,河南省就曝出替考丑闻,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从当地的调查看,如果没有当地有关部门内部人员参与到替考中,为替考者提供办理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的便利条件,为替考者放行,替考很难这么大规模发生。

按理说,这么多替考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当亡羊补牢,在追责之外,积极查找管理的漏洞,完善内部制约机制、监督机制。在江西这起替考事件中,替考者可以凭空办理学籍、准考证,可见权钱交易多么猖狂,有关制度形同摆设一个。

这无疑暴露出一些地方在防范高考替考上的麻木。对此,不能总是等到出了问题再来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介入,通过分析归纳高考替考发生的原因,对于各地防范高考替考的制度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建立明确的责任制。这样的制度还应公之于众,透明执行,让公众及时了解教育考试等部门的运行情况,让公众知道出了问题谁是第一责任人,如此自然能最大可能地杜绝高考替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