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策解民忧 履职促发展
2023-01-01 09:08:03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
分享到:
|
——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回放 编者按: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共提出建议222件(其中闭会期间代表建议3件)。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集中开展代表建议办理“督办月”、办理结果“回头看”检查活动,加大督办力度,推动代表建议办出成效。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认真落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要求,密切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强化工作措施,保质保量完成办理任务。从代表反馈情况看,代表对建议办理结果表示满意的202件、基本满意的20件,满意率100%,一件件关乎三明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关切的人大代表建议得到办理、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 领衔代表:陈志谋 建议内容:为缓解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资金短缺、文物活化传承不足等问题,建议:统筹万寿岩文旅小镇、中国传统古村落忠山十八寨等文旅资源,加大基层文物保护资金支持力度,创新保护传承手段。 办理情况:一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22年以来共争取国家及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5749.5万元,主要用于革命旧址保护工程、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等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各县(市、区)逐步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力量,如宁化、明溪、尤溪、大田等相继成立“文物保护中心”,增加人员编制;利用中科院、社科院在我市设立的万寿岩遗址科研科普基地、东南考古研究基地等研究资源,紧抓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合作机会,加强人才交流,打造学术型、技能型专业队伍。三是讲好文物故事。市中央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万寿岩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所被列入省市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党校教育参观学习点,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主流媒体、影视作品、开展党史故事“云”宣讲活动等平台和载体讲好文物故事。 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 领衔代表:吴光焕 建议内容: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至关重要,建议:拓宽在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渠道;更重视高校职业教育;加强对优秀产业技术工人的重视和认可。 办理情况:一是加大技术工人培训力度。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方式提升在职工人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支持劳动者参加技能人才评价,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依申请予以“见证补贴”和一次性技能鉴定补贴;有序组织毕业年度学生到市、县重点企业开展实习实训。二是强化技术培训基地建设。2022年6月,经省政府同意三明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更名为三明技师学院,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职教园、市农校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已投入使用。三是推进奖补措施落地落实。出台省外户籍员工留明过年一次性奖补等春节期间保障企业用工稳岗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稳就业政策。2022年,全市共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一次性稳定就业奖补等各类惠企稳岗奖补7690家,共计6342.85万元。 加大河湖管护工作力度 领衔代表:龚祖清 建议内容: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我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水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健全管护界线划定;加大河道监管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水电站清理整治;持续加强宣传引导。 办理情况:一是加大河湖管护力度。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法,依托市河(湖)长制工作平台强化河道日常执法巡查。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1.51万余次河道执法巡查,开工建设5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二是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落实《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用好用足省级补助市场化资金、专项债券等资金,全面实现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化;实施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已完成新建改造市政污水管网92公里,完成37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三是加快水电站清理整治。借助“水清三明”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并按照省水电站清理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对全市在册运行的1342座水电站按照完善、整改、退出3类进行分类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全市200座水电站已停止发电并拆除发电设备。 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领衔代表:廖清英 建议内容:针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建议:健全相关联席会议制度和综治考评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市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部门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市银监部门严肃整顿代办银行卡、乱开卡、批量开卡等行为;对县里业务部门多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侦破一批案件,铲除一批违法犯罪窝点。 办理情况:一是通过出台《三明市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清源劝返”专项行动方案》,组建专班赴云南等边境口岸,对接公安部工作组及云南省等边境管理机构等举措推进涉诈重点人员劝返管控。截至2022年12月4日,已劝返1514名滞留缅北、60名滞留阿联酋、263名滞留金三角涉诈高危人员返乡。二是推动“两卡”犯罪打击整治,2022年共抓获2162名涉“两卡”违法犯罪人员,关闭7525涉卡犯罪人员银行卡非柜面业务,暂停800余万张具有涉诈风险的存量银行卡非柜面业务,敦促200余名违法犯罪人员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三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2022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50起,抓获涉诈违法犯罪嫌疑人1830人,全市实现发案、损失数均下降,破案率、抓获数均上升的“两降两升”目标。 加快出台招商项目流转机制细则 领衔代表:周丽萍 建议内容:针对加快出台招商项目流转机制实施细则,建议:理清流转项目产业类别清单,建立流转信息融合平台,明确流转项目产业类别条件和流转准入条件;细化项目流转利益共享规则,细化财政分成共享、经济指标共享,对成功流转的项目,市财政给予招商引资专项经费;优化项目流转推进实施流程。 办理情况: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制定出台《三明市招商引资项目线索流转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推动全市招商项目有序流转。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各方支持招商线索科学配置、合理流转的积极性,在项目线索流转范围、流转政策、财税分成、考评激励、指标分配、工作职责等方面逐一细化配套措施,确保招商成果共建共享,加快推动优质项目集聚发展。三是强化项目推进。注重机制运用、市县联动,打好招商线索流转落地见效的“第一枪”,《工作机制》出台后,推动总投资5.5亿元的“极微纳(福建)新材料有限公司纳米新材料项目”落户三明经开区,土地已摘牌。 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 领衔代表:陈建芳 建议内容:为规范我市社会事务进校园,建议:政府对进校园事项审核报备,同类事项合并进行、涉及多部门的联合开展,且不得与评先评优、绩效考核挂钩;对中小学课程中有涉及的活动内容,融入学校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重复安排;对必须进校园的活动,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减少甚至避免通过手机来完成进校园活动事项。 办理情况:一是实施“进校园”活动清单制度,做到统筹把握总量。二是指导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进校园”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课堂教学、班团队会等有机融合,并纳入常规的校本课程,切实减轻学校负担。三是把规范“进校园”活动作为教育督导和开学、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严格控制面向中小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禁止各级各部门给学校下达与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等指令性任务,不得强制要求教师、家长、学生安装或使用各类APP。四是针对检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县(市、区)中小学,坚持定期走访,减轻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教师和学生的不合理负担。 助力老旧小区增设电梯 领衔代表:吴亚琴 建议内容:为进一步推动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建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发挥社会主导调解作用;探索电梯集中带量采购等运维模式;优化增设电梯审批服务;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 办理情况:一是修订完善政策。认真开展现行加装电梯政策评估,经市直部门、各县(市、区)和社会公众多轮征求意见,出台《三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修订)》,完善制度保障。二是探索增设电梯新模式。定期收集更新全市增设电梯服务商资质、代理电梯品牌等信息,并在市场监管部门网站公示;建立电梯维保价格公示制度,细化服务项目和价格。针对有增设电梯需求的小区,积极向业主推荐合适的服务商参与竞标。三是优化增设电梯审批服务。印发《三明市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简化版本工作流程方案》《“一站式”审批流程图》等文件,压缩审批流程,并在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电梯专窗,实行“一站式”综合办理。2022年,全市累计新增审批增设电梯项目218个,安装增设电梯83台,全市8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预留基坑110个。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领衔代表:林辉辉 建议内容: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议: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做好“一村一品”和特色农业发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办理情况: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做大做强5大特色产业和26个“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扎实推进人才培育。做好科特派选派工作,支持科特派与帮扶对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采取“定向培养”“送教下乡”等方式,推送优质人才资源下沉;动员在外优秀人才以适当方式回报家乡。三是持续构建文明乡风体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农村法律援助站开展政策和法律宣传,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继续实施“福蕾行动计划”和“雏燕”关爱行动。四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集中力量整治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提升工程和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带动沿线村庄连片发展。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贯彻落实中央5年过渡期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成果。 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领衔代表:陈红梅 建议内容:针对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建议:统筹人才支持、系统开发、资金来源,鼓励三元、沙县等优势县(区)先行先试,帮助薄弱地区克服发展短板;统筹推进审批工作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不打烊”的在线“数字政府”;统筹打造良好的政策法治环境。 办理情况: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调整充实市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指挥部,建立数字化监测督导指标体系,统筹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在全市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改革,实现企业开办首次申请的各项服务在4个工作时内完成。企业资产类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实现由1天压缩至2小时内办结等;持续推进跨区域通办,85项高频事项通过国家统一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28项审批服务事项开通“异地代收代办”服务,实现“省内通办”;制定出台《三明市人民政府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规定》,市政府涉及招商营商的28件行政决策事项、17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查(审核)。 加大民营企业培育扶持力度 领衔代表:曾土儿 建议内容:当前民营企业面临较大发展挑战,建议: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政策方面扶持,形成支持民营经济的配套政策体系;对具有先进发展技术储备和潜能的民营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重点扶持。 办理情况:一是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二十一条措施》《三明市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用好“政企直通车”平台,用心用情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此外,将11月1日设为“三明市企业家日”,并召开三明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二是全市共168家企业签订“一企一策”备忘录。各级政府已兑现完成预定目标企业“一企一策”奖励资金3.43亿元,帮助企业争取省级及以上奖励资金4.66亿元、省技改基金12.77亿元、省技改贴息贷款6.41亿元。三是出台《三明市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若干措施》以及18个配套实施细则,支持小微企业抱团同市属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并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推进人才集聚。 加快新能源锂电行业聚集成群 领衔代表:王雪强 建议内容:为加快推动三明地区新能源锂电行业聚集发展,建议:积极向省政府提请给予我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新的专项电价政策,助推企业成长;加快园区土地供给,解决企业发展需求;优先给予配置能耗指标,适度放宽政策,加速推动项目落地。 办理情况:一是多措并举降低用电成本。引导并帮助锂电材料生产企业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减少电费支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建高电压等级变电站、屋顶光伏发电等途径,节约用电成本;对一季度购电量超1500万千瓦时的企业,按超过2021年第四季度购电量85%的部分给予每千瓦时0.05元用电补助;大田县对高端石墨或先进碳材料企业生产用电进行奖励。二是倾情服务优化土地供给。大田罗丰工业园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729.75亩,为后续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奠定基础。下一步,将继续跟踪省上拟出台的《关于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和电化学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条措施》,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同时,精准发力,针对锂电负极材料项目我市将在能源技术评价等手续办理过程中予以优先支持。 助推六路商圈发展 领衔代表:叶德福 建议内容:针对做活三明市区六路商圈,建议:优化商圈范围内的公交站点和出租车、网约车停靠点等;争取资金支持培育“体育+文旅”业态;积极争取在商圈范围内承办各类赛事活动等;向上争取“特色商圈”“夜间经济示范区”等各项荣誉。 办理情况:六路商圈已完成天桥、下穿通道等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新建明品明味街、明夜城等引流项目,发展条件日益完善。交通引流方面:《徐碧新城(六路)新商圈(建设)规划》已梳理出优化商圈范围内的公交站点、人行过街设施等。业态引流方面:市体育场馆(含下沉广场、集散广场)招商项目,厦门市科技馆、象屿集团等企业前来考察,华城教育培训已入驻;国能矿业大厦已竣工验收,正在招商;三菲希尔顿酒店大厦正在基础施工,将引入国际知名品牌。活动引流方面:组织“夜三明”百姓大舞台、第三届“乐购三明”直播节等活动。品牌引流方面:推荐徐碧六路商圈创建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已上报文旅部;徐碧步行街正在申报省级特色步行街;力争新对接申报省级以上品牌2个以上。 全方位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领衔代表:黄荣明 建议内容:为进一步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建议:探索建设医养结合示范点;落实配套补助政策;补齐养老设施短板;提升养老机构运营能力。 办理情况:一是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发展。全市“医中办养”机构3家,“养中办医”机构6家,打造多层次医养结合模式。投入1700多万元,建成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64个。二是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加快编制“十四五”养老服务专项规划,督促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继续补助建设12所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4个长者食堂(助餐点)等。三是落实养老服务补助政策。2022年,市民政局、财政局已转下达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奖补资金566万元,奖补三星级以上农村幸福院283个。四是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强化服务意识,推动各项扶持政策相互衔接、落地管用。 (整理人 翁扬群 卢素平)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