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8月31日电 题:闽南乡土文化浸润农村校园 促两岸美育互动 作者 陈悦 庄洋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厦门市海沧区一共举办了162个夏令营,其中有三分之一充满“闽南味”,如五祖拳、歌仔戏、慈济文化、南音等。 在闽南文化、华侨文化、海丝文化兼具的海沧区,闽南乡土文化艺术教育走进校园,一直是其美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中国城市艺术培训市场火爆,不少家长为孩子艺术教育一掷千金,但农村艺术教育却成为薄弱环节。海沧区教育局局长陆晓红说,海沧要为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开设“有感情和有温度”的艺术教育。 “有感情和有温度”的艺术教育植根于闽南乡土文化。歌仔戏是深受台湾和闽南地区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海沧东孚中心小学就为孩子们成立了歌仔戏团。 东孚中心小学的陈景瑶是土生土长的闽南孩子,讲得一口流利的闽南话,平时比较内向,老师鼓励她参加歌仔戏团时,她几度推辞。 在老师的鼓励下,景瑶走上歌仔戏舞台,迅速成为小明星,今年七月,她参演的歌仔戏《十二碗菜》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进行演出,不少台湾同行都对这位小演员高度赞赏。 在家长们眼中,艺术教育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性情,更让他们对闽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身为“新厦门人”的李荣嵩告诉记者,他向孩子所在的延奎小学建议,开辟一个闽南语角,让孩子们学习闽南文化,并带动家长共同学习。延奎小学果然开辟了闽南方言课,通过闽南童玩、闽南童谣等多种形式,教学生说日常的闽南语。李荣嵩的孩子现在已经会用闽南语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回家的时候还当起了“小老师”。 闽南乡土艺术文化教育更牵起两岸小朋友的情谊。在海沧,海娃民族乐团有6位台湾老师,其中乐团的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黄光佑,更是被海沧区以柔性引进的方法常年留驻海沧,这些台湾老师,打造出一个惊艳两岸的学生民乐团。 海沧区教育局还在今年初邀请台湾、香港、大陆80名陶笛专家,举办了海峡两岸陶笛艺术交流大会,推动了全区陶笛艺术教育。厦门一中海沧分校更与现今台湾历史悠久且唯一的纯艺术高中——台北华冈艺术学校签订了艺术教育合作共建协议,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华冈艺术学校还考虑派名师到厦门一中海沧分校开设教师工作坊,培训学校的艺术教师。 如今,作为厦门唯一一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借助闽南特有的乡土文化开展艺术教育尤其是农村艺术教育的探索,在海沧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位于古窑址边的东瑶小学聘请当地一位民间艺术家,为孩子们上陶艺课;岛外第一个开展陶笛课程的育才小学,学生个个都是“小笛手”;东孚中心幼儿园结合附近东埔村踩高跷的传统习俗让孩子们玩“低跷”;厦门一中海沧分校开设闽南语社团……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独门”校本课程。 陆晓红表示,海沧正在持续构建“闽南乡土艺术课程实践——学生动手创作——产品文创化并回馈社会”的基本特色,传承民艺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立足均衡、整合资源,促进艺术教育个性化有特色发展”的美育“海沧模式”。(完) |
相关阅读:
- [ 07-13]两岸学子研习乡土文化
- [ 07-06]2016两岸学生乡土文化研习营在厦门开营
- [ 01-07]龙海七旬老人林靖华:执著传播闽南乡土文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