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王立东:
找准新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力点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多年来我们矢志不移、全力以赴,取得了多方面重要成就。这些成就,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历史的意义,是中国从古老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重要助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形势复杂,问题繁多,任务艰巨。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悉心研究,搞清楚未来应该主要侧重的工作着力点,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构建建设实效。
一、全面兼顾、相互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第一个理念一定是“全面兼顾”。“全面兼顾”就是在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个系统上制定整体完整的规划、追求终极效应。本文认为,这一全面兼顾的核心问题是:(1)要把文明建设各个点的工作规划统一到终极效应上,力戒各“点”顾各“点”、各自为政,否则就会各“点”搞各“点”的“形式”;(2)把各种建设工作的“形式”、举措统一到终极效应上,所有的“形式”、举措都专注于是否能够形成最后的实际效应,否则就是单纯停留于“形式”、举措。
百姓在市面上时常会看到,某一个时间为迎接检查,有关部门责令所有街铺店面关门一天,露天菜市停止营业一天。这种形式就是仅属单纯形式,仅仅管一天的“建设”效果,过后一切归零,对终极效应无任何关联。而触及人们思想、认识、素质的学习、教育“形式”,是具有心灵影响作用的,是关乎终极效应的;对于违章、破坏行为的惩处,是具有长期警示作用的,是关乎终极效应的。
二、重点强化、以点带面。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上,我们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过程,有多种多样的工作方法,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有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市面上的文明问题依然诸多,说明文明建设的效应实际上未能长久。问题何在?在于大量的具体工作始终未能触及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内心意识。本文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需要尽快走向心灵深处。要把这件工作作为一个“点”,一个需要大力强化的重点,用这个点带动全盘,促成整体。
如上所论,素质决定需求选择、决定追求方式、决定行为效果。“内心”问题不解决,就是素质问题没解决;素质问题不解决,就不会有需求选择、追求方式、行为效果的改变,就依然是为单纯金钱的需求而毫不避讳造假,就依然是为自己方便随意扔垃圾、损害市面卫生。这一素质建设,须做的是思想建设工作。
对文明素质建设的思想认识培养,对文明素质建设的内心认同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已经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最应强化的重点工作,是带动文明建设效应的重点工作!
三、杜绝虚假、力求真实。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一切力求真实,第一,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构建社会文明,真实和诚信是社会文明的内涵之一,文明建设活动若存在虚假就违背了文明建设本身的性质;第二,文明建设需要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文明建设活动若存在虚假就丧失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也就丧失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可能。因此,一切文明建设活动都应注重真实,杜绝虚假。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的文明创建工作事实上存在虚假,某些活动包含着虚假,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刻意安排一些调查对象,引导调查人员朝着这些对象范围走,是造假;一些文明建设活动受到媒体关注后,媒体采访时,也有类似做法,也是造假,在社会上的影响都很坏。这种现象直接地对文明建设工作造成负向效果,最终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
这种现象的形成,往往是我们政府部门承办的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存在“行政目的”,也就出现了不顾实效、“应付差事”的做法。因此,社会文明建设的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亟须降低“行政目的”,杜绝“应付差事”,扎扎实实贯彻真实的工作目的,才会见实效。
四、关注社区、深入基层。从目前一些学科对社会建设工作的研究看,社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来看,要取得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做好基层社区的工作亦很重要。第一,社区是社会最基层层次,是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区域,也是社会人群不分级别、不分职业、不分文化程度地集中聚集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做好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也就进入了最基层的区域;第二,社区是人们的生活理念、思想观点、行为方式最真实、最现实地展现出来、精神面貌最常态化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够获得群众最真实的思想,能够掌握群众最真实的思想动态,能够使文明建设工作与群众的思想进行最好的对接、取得最好的成效;第三,社区是群众聚集的基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入社区,思想道德教育进入社区,是建设工作最深入、最扎实、最普及的体现,是能够取得最深入效果的体现。
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开报纸和文件,离开政府宣传平台,进入社会最底层,创造最深入、最扎实的成效,关注社区、进入社区是必不可少、是更必要的方式。
五、重视检查、有病必治。一切工作的成效离不开切实的检查、考核。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多年,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级级,无所不在,实际上已经投入极大物力、财力,付出极大心血、精力,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已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好形式、好方法。而做是重要的,查更是重要的,做过之后不检查也就等于不做。在我们所面对的群众整体素质还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在人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人性弱点的情况下,及时的特别是真正认真的检查,是务实,也是必须。检查中发现问题要认真处理,发现疾病要认真医治,才不会让问题继续存在,让疾病继续蔓延。
这一问题中,对“检查”的重视很重要,它表明我们的工作不是走过场,不是一蹴而就;“检查”得认真很重要,它表明我们的工作要实效,不是简单应付。正如我们其他许多方面的工作一样,我们不缺少各种各样的条例、规章,不缺少宣传、要求,但最终的实效状况证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造成管理不力、治理无效的根本原因。
六、普及道德、触及根本。国家的法律是秩序,单位的纪律、规定是秩序,社会道德也是秩序,而且是更加深层的秩序。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奉行法律、纪律的内在基础,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任何法律条文,任何纪律规定都不能受到认同和遵守。这是伦理学对道德作用的确认。
近些年各种场合、各个范围出现的社会问题,无论大到贪官的贪腐,还是普通群众的违章违纪,都有道德基础问题。贪官贪腐是违反党纪国法,但首先是因为其在道德上已经放弃了荣辱之心,放弃了自我约束之心,放弃了持守人格之心,才会在财富、性色面前无所顾忌;相反,一个人只要有一点荣辱感,有一点自我约束,有一点人格持守之心,既不会贪图国家财富,也不会贪图性色享乐。
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后支撑是社会民众足够的荣辱之心、自我约束之心、人格持守之心,一句话,是足够的道德素养!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瞄准这一点,紧抓这一点,花大力气、用好方法开展道德普及工作,使全社会每个群体、每个层次都具备足够的道德素质,使文明行为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自然习惯,才是真正意义、根本意义上的社会文明。
人类社会的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永无休止。坚信中国的社会更好,坚信中国的未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