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文 陆军航/图)怎样建设一个邻里和谐、充满温情的现代社区,是个大课题。海峡对岸的台湾,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验呢? 昨日,由致公党中央主办,致公党福建省委、致公党厦门市委承办的第七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在厦门举行,两岸社区基层人士尤其是青年代表,围绕“青年·社区文化”、“妇女·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卫生·守望健康”三个主题互相交流意见。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峡对岸的台中福联社区以及高雄左营社区,其治理经验尤有特色,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台中福联:“小朋友”帮忙缩短邻里距离 与老社区不同,在新建社区中,人与人的距离往往较为疏远。台中黎明生活美学协会理事长张昭友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台中福联社区,他们通过小朋友的力量,将大人们从家里“请”了出来。 这种以青少年为助力,凝聚社区民众和发挥民众自主性的措施,被张昭友称为“小手牵大手”。张昭友举例,妇联社区在改造旧围墙时,邀请小朋友来为图案上色;进行水源整治的时候,组织学生学习水区生态;还在暑假举办夏令营,教小朋友们做“水火箭”。“各家的小朋友在一起了,陪同的家长自然就会聚在一块,他们亲眼看到社区服务能让他们的家庭切实受益,就愿意建言出力。” 张昭友还提到,新社区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做资源整合。社区境内往往会有很多古迹遗址、艺术建筑、生态公园,大家要思考如何将这些区域保护起来,并且让社区人民过得越来越好。福联社区曾让民众自己书写计划书,将荒地改造成了福联儿童公园。这也激励家长们加入志工队伍,在公园共同打造爱心步道。 高雄左营:创新传统民俗凝聚青年信心 提起高雄,就不能不说到左营。用高雄市乡土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余华渊的话来说,左营是一个“外来移民聚落”。这个地方经历过两次大迁徙,一次是郑成功时代在左营设立军垦,另一次是半世纪前安置大陆来台的军眷,而形成了台湾最大规模的一个眷区。在这里既有闽南传统文化建筑,也有集聚大陆其他地方色彩的眷村。慢慢地,许多老建筑都已残破不堪,很多父辈留下的房子也不再住人,人口外移与老化,以及隔代教养,都是左营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让更多青年人关注并参与眷村的建设,近年来左营社区开始大胆创新,以KUSO的包装、卡通造型的图案来对城隍爷的形象进行文创设计。余华渊说,在左营,城隍庙是社区民众的信仰公庙,每十年都会有大型都神明绕境。“经过创新后,以往‘阴森森’的城隍爷,在青年、儿童的眼中,变得有亲切感,也吸引他们参与。” 余华渊还提到,过去在城隍庙负责抬轿等工作的往往是社会边缘人、无业青年的组合,因为城隍绕境活动媒体曝光度增强,让他们感觉受到尊重,潜移默化中也加强了对自身的约束;过去丢纸屑、吐槟榔的现象大幅度减少。余华渊最后强调,要提高民众对社区营造的积极性,尤其是凝聚青年人对老社区的信心,重要在于让他们有自我荣誉感,他们才会对社区有所珍惜。 |
相关阅读:
- [ 06-12]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恳谈会今召开 聚焦社区营造
- [ 06-09]禾缘社区内首设高考考点 志愿者为考生提供服务
- [ 06-08]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榕八旬老人做慈善20多年
- [ 06-07]27人联防队伍和181个电子探头24小时巡防金林社区
- [ 06-05]下月社区医院大"升级" 药物品种更多报销范围扩大
- [ 06-05]下月起社区医院增三福利 部分患者500元内不花自己的钱
- [ 06-04]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核心价值观种子 青少年心中生根
- [ 05-30]“百名专家进社区”活动走进禾缘社区 家门口义诊获居民点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